第一零四五章 大话(1 / 2)
[[第一零四五章 大话
显然,杨振来的时机挺好,正赶上鸭江口外海涨潮。
而鸭江口外海一涨潮,外海的潮波就会沿江河口上溯,就会使得鸭江下游同样发生潮汐。
往往在这个时候,一些并不适合通航大型船舶的河流,遇上了河口涨潮,就会变得适宜通航了。
这一点,杨振也是知道的。
只不过他有些担心瀛洲号和乐浪号在满载的情况下吃水太深,在鸭江口还好,一旦进入内河航道,一不小心就会搁浅。
然而,他的担心是多余的。
却说仇震海的话音刚落,紧随在侧的潘喜就也站出来补充说道:
“是啊,都督,自从得知都督要亲自前来安东城之后,咱们就判断,都督可能要搭乘瀛洲号前来,所以仇总兵一边叫人疏浚了航道整修了码头,一边也叫水师营在涨潮时分测量过了水位。
“莫说是从鸭江口直抵安东城下了,就是从安东城下,直抵大虫江口,也就是都督先前说的叆哈河口,在每月朔望日,海上涨大潮的时候,即便是瀛洲号这样的大船,也肯定不会搁浅!”
一年多不见,从征东军掷弹兵团营放出来独当一面的潘喜,显然有了很大的成长,而且也完全适应了目前的身份地位。
“鸭江口每月朔望涨大潮?”
面对仇震海和潘喜的解释,杨振对瀛洲号、乐浪号直入鸭江口内渐感安心,不过潘喜的最后一句话,却让他心中一动。
若是瀛洲号、乐浪号能够沿江逆流而上,出其不意直抵嗳哈河口,那不就直接兵临九连城下了吗?
到那时,不说别的车马舟师与重炮了,就单纯以瀛洲号和乐浪号拥有的重炮,就足以将九连城的城墙打垮了。
因此,他连忙盯着潘喜询问确认。
这次潘喜犹豫了下没再开口,而是扭头看着仇震海。
杨振见状,也看向仇震海,毕竟仇震海是老水师出身,对潮汐的领悟肯定要比潘喜这个非水师出身的副将懂得多。
果然,杨振转而看向仇震海的时候,就见仇震海沉吟了片刻,说道:
“是这样的,都督,据卑职多年观察,绝大多数河流入海的河口处,每月的朔望日,也就是初一和十五两天,都会涨一次大潮。大潮的意思是,一月里这一天涨潮水位最高,而落潮时的水位最低。
“但是有的时候也有例外,可能会在朔望日以后的一两天。不过,请都督放心,每个月的月初与月中,总有两天,鸭江口会涨大潮,而且经久不退。本月初一夜里的大潮如期而至,已经过了。
“至于下一次大涨潮,不是十五日的晚上,就是十六日的晚上,最迟也不太可能会超过十七日的晚上。所以,不管接下来都督有何打算,其实都不妨碍将瀛洲号和乐浪号驶进安东城外码头。”
“那就好。”
听完仇震海的进一步解释,杨振心中的念头越发明晰了。
虽然早在旅顺口军议之时,杨振已经下决心首战攻夺九连城了,但是对于攻打九连城的战术,杨振当时只笼统地确定了水陆并进的策略。
至于更具体细致的打法,怎么个水陆并进,是以水路为主,还是以陆路为主,如果以水路为主瀛洲号乐浪号这样装载了大批火炮的主力战船能不能上,如果以陆路为主,进兵的时候,是走鸭江以东还是走鸭江以西,等等,都没确定。
当然了,在当时也确实定不下来。
这种事情只有在杨振亲临一线之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而这也正是杨振要坚持亲临一线的原因。
鸭江口外海距离鸭江口内的安东城本就没多远了,同时又有正在上涨的潮水起作用,约莫不到半个时辰的光景,夕照下一座雄踞在镇江山上的雄伟山城,就进入了杨振的视野。
眼见安东城已经在望,杨振有些迫不及待地从跟随在侧的杨珅手里要来了一支千里镜,想仔细看看。
这个时候,看见杨振如此这般,同样跟在一旁,站立在瀛洲号顶层甲板上的仇震海,忙笑着介绍道:
“都督,咱们这安东城,分作内城外城,如果算上镇江山顶上最早修成的安东堡,也可算作是三重城垣了。而且内外城皆有棱堡瓮城与炮台,绝对是固若金汤。”
“三重城垣?!”
仇震海的这个介绍,听得杨振一阵疑惑,忍不住放下千里镜,反问了一句。
安东堡的堡城选址,是杨振亲自选的。
不论前世还是今生,杨振都去过镇江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