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老奸巨猾的尼克·福瑞(1 / 2)
谈判其实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东西,唯一让李维觉得有点奇怪的事情,神盾局的姿态放的很低。
独眼龙尼克·福瑞摆出一副以美利坚为主的姿态,似乎一切都由约翰·凯勒说了算,神盾局只是例行公事一样。
约翰·凯勒是真正的老牌政客,办正事的时候,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姿态把事情做的很圆满。
美利坚之前的条件全部不变,但是实验室管理层必须有国防部的人,如果未来实验室由三方共同出资,那么资料可以按照出资比例,有限度的与神盾局共享。
最重要的是李维必须首先把探测技术交出来,不然地球对于霸天虎来说根本就是不设防的。
尼克·福瑞代表的神盾局倒是提出了一系列的合作条款,基本上遵循了特工机构公开行动时候的准则,没有任何为难李维的意思。
倒是最后尼克·福瑞和约翰·凯勒代表的美利坚国防部,因为实验室出资比例、人员构成的问题,扯皮的很久的时间。
最后还是李维开口,拒绝了神盾局的科学团,这才为这次还算顺利的谈判划上了一个句号。
三人最后在会议记录上签了字,李维拿出装有探测技术的U盘放在了桌子上,算是给这次谈判划上了一个句号。
李维本来只是想要利用国防部和神盾局,来给大陆酒店压力,因为事情的结果基本上是注定的,但是谈判期间约翰·凯勒的语气和姿态,还是让他觉得出了一点问题。
本应该比较急切的尼克·福瑞,表现的非常沉着,哪怕在某些条款上吃了一点亏,也表现的毫不在意。
临走的时候尼克·福瑞还特意找上了李维,用带着劝导的语气说道:“你以后会明白,神盾局是你的朋友,最少在应对外星人的问题上,我们永远跟你站在一边。”
看着尼克·福瑞脸上轻松的表情,李维就觉得哪里不对。
他不知道神盾局借助洛杉矶之战的事情,在华府做了很多的工作,并且尼克·福瑞还亲自去找了托尼·斯塔克。
尼克·福瑞很巧妙的借用了美利坚国会的力量,利用一些议员的焦虑,促使他们通过了一个‘防御计划’,并且巧妙的利用奥巴代移交的机会,给华府做出了斯塔克集团有把柄在的提示,软硬皆施的把托尼·斯塔克拉进了这个计划。
这家伙表面上什么坏事都没有干……
他只是跑去给斯塔克卖了一个人情,然后在华府对某些特定的人,做出了一些很隐晦的‘提醒’,然后就轻易的在李维和国防部之间,撕开了一道巨大的裂痕。
尼克·福瑞今天表现的一点都不着急,就是因为他知道合作的天平在偏移。
只要李维知道了国会通过的‘防御计划’,并且其中托尼·斯塔克会是其中一员,那么他表达态度的唯一方式就是向神盾局倾斜。
不然李维和国防部之间的合作如果紧密无间,神盾局永远都没有机会把手伸进‘巢穴’内部。
只要有一个开头,那么之后缓慢的渗透就会顺理成章。
尼克·福瑞看似没有做什么,但是却利用美利坚本身的体制问题,顺水推舟的制造了李维和国防部之间的裂痕,离间了李维和斯塔克的关系,同时逼迫李维改变对神盾局的态度……
堂堂正正的利用阳谋,把主权拿到了自己的手里,完全改变了局势。
做到这些事情他基本上什么都没有付出,甚至还利用奥巴代卖了斯塔克一个巨大的人情。
最主要的是,他轻易的把自己和李维之间的位置颠倒了。
过去都是神盾局求着李维合作,现在李维面对美利坚给他的压力,他想要寻求支持就必须向神盾局靠拢。
主客异位,化被动为主动,尼克·福瑞把间谍的价值诠释的淋漓尽致。
可惜李维并不知道尼克·福瑞做了什么,直到约翰·凯勒告诉李维‘防御计划’的存在,并且一再保证这个所谓的‘防御计划’不会影响双方之间的合作,李维才彻底的明白,与虎谋皮果然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
看着约翰·凯勒脸上带着抱歉的表情,用很诚恳的语气向自己阐述‘防御计划’存在的意义,并且承诺只要‘巢穴公会’维持现状的方针,‘防御计划’永远不会主动针对他们……
李维知道这里面确实有歉意的成分,毕竟这个合作是约翰·凯勒本人力主促成的,这事情刚彻底定下来,就冒出一个‘防御计划’他的脸上也不好看。
但是说到底这个老家伙代表的还是美利坚国防部,甭管他本人是不是乐意,‘防御计划’就是针对‘巢穴’存在的,他光明正大的说出来就是一种威慑。
这些人依然觉得有家有口的李维是‘可控’的,为了让他不要产生不必要的野心,他们选择了把‘防御计划’放在了明处,顺便割裂了李维和斯塔克。
在这个斯塔克集团犯错,杰里科导弹发威的档口,斯塔克和李维要是关系亲密,很多人确实会非常的担心。
人们希望托尼·斯塔克那个天才是孤独的可控的,人们同样希望李维这个外星代理人也是孤独的可控的。
如果没有洛杉矶之战,这一切估计也会发生,但是时间可能是三年甚至五年之后,但是一场洛杉矶之战让那些政客们害怕了,于是一切都提前了……
面对约翰·凯勒语重心长的安慰,李维突然觉得有点好笑。
这些人似乎总是觉得自己跳出来接管‘巢穴’,是为了获得点什么。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没想错,李维接管‘巢穴’就是为了拥有一支可以自己掌控的力量,让他在未来面对那些巨大危机的时候,能够拥有足够的力量。
因为李维不信任这些政客,现在的情况也只是印证了他的想法而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