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章 开矿(2 / 2)

加入书签

的确,如果与世界上其他同等人口规模的国家相比,无论从其矿物的蕴藏总量还是从人均占有蕴藏量来说都是比较贫乏的。这一点在其需要耗费大量矿物资源的工业高速发展以后显得更加突出。

但是就目前来说,东瀛列岛地广人稀,矿物资源就堪称丰富。历史上,东瀛曾一度是铜的出口国,还曾有过一些较大的、著名的煤矿。

这与扶苏现在看到的情况相吻合,面前的几堆石头,铜矿石和原煤就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铅和锌什么的暂时没用,扶苏将其中矿物含量比较高的铜矿石和原煤挑出来,和羊皮地图上的标志作对比。

煤炭矿和铜矿石的分布范围比较广,距离鹿儿岛十里路之内,就有好几个露天小矿点。

扶苏最想要的铁矿石,相对就比较稀缺。

九州的铁矿石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

一个是高岳山,现在那里是禁地,极少野人会进入那里。山谷集市的那一场乱战,佐贺那四个野人部落俘虏的野人有多少,死在那里的野人就有多少。

露天尸体腐烂后,极易产生瘟疫,所以扶苏也不让鹿儿岛的人靠近那个地方。

另一个地方就是祖母山,那是飞鸟部的领地。扶苏觉得祖母山可以考虑一下,问题就是路途比较远,这有点麻烦。

那就先炼铜吧,就算是青铜制品,在现在这个地方也是高端产品。

既然决定了,扶苏就让徐福将任务分派下去。

于是鹿儿岛外竹楼里的野人就多了一项工作,就是从野外矿点捡那些“五颜六色的石头”。

竹楼里的野人每天早上背着竹篓出发,带上两份肉饼,一筒热水,晚上回来的时候,上交一箩筐五颜六色的石头,就能换取第二天的食物。

冬天去野外捡石头背石头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工作,但是再艰苦也没有饿着肚子去狩猎辛苦啊。

冬天狩猎不仅猎物少,而且野兽在冬日里同样饥肠辘辘,谁狩猎谁还不一定呢!

相比之下,石头不会咬人,安全得多,而且只要带回,多少总能从鹿儿岛换取一些食物,用石头就能换到食物,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

当然一切得按鹿儿岛的规矩来,也有脑子活的野人曾投机取巧,去附近装满一箩筐石头,睡到晚上再背回来。

结果可想而知,他们吃了徐福一顿鞭子,并且饿了一天肚子。

野人没有储存食物的习惯,如果一天收获了几天的食物量,那么这几天他就不会出门,直到食物吃光为止。

饥饿是这个时代驱使野人工作最主要的动力。也就是说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这个野人世界的一切。

扶苏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因为库房里的存粮,正在一点点地变成鹿儿岛上的一切。在这里无论你想做成任何事情,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拿粮食来换。

当冬天第一场雪降临鹿儿岛的时候,扶苏望着满天的雪花出神。

这地方还真的会下雪啊?

从数千年以来的气候观察数据可以推测,秦朝那时的冬季要比现代寒冷得多。

秦之后的汉朝就是一个例子,根据古代人所穿戴的服饰去推断那个时候的平均气温,假如汉朝像今天这样炎热,那身上厚重的汉服还能穿得住吗?

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鹿儿岛的一些野人却在光着膀子干活,汗如雨下。

火红的砖窑散发出来的热量融化了周围的积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