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3章 家政阿姨(1 / 2)
“真没什么,”阿姨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脸:“谢谢您的关心。我这就走。”
“别呀。”张彦明手动了动又感觉自己拉她不太好,扭头叫安保员:“门口谁值班,来。”
“哎,在呢。”安保员应了一声跑了过来:“怎么了?”看了看家政阿姨:“何姨。”
“她在这儿哭,我问她也也不说。你们知道吗?”
安保员看了看阿姨舔了舔嘴唇:“不好意思啊阿姨,这是我们的工作,不是特意听您打电话来着。”
这才对张彦明说:“刚才何姨在这接电话,我听有人说话就出来听了几耳朵,好像是何姨的儿子在向她要钱什么的,何姨在和他商量。
好像就是这么回事儿,那边挺不好说话的,吵的声音挺大。再我就没听什么了,这是何姨的私事儿。”
“是你儿子管你要钱?”张彦明扭头问阿姨。
“嗯,”阿姨有些不太好意思,点了点头:“我儿子,现在大了,有了小脾气,也不像小时候那么听话了。
不好意思张先生,让您操心了,我这就走,保证不会有下次了。实在对不住您。”
“别呀,即然赶上了就和我有关了,他要什么钱要多少?你在这边工资不算低吧?很大困难吗?”
家里的家政阿姨工资不低,平均一个月下来都在两千多小三千的样子,远远高于京城这会儿的平均工资水平一千五。
事实上大家都知道所谓平均工资是个什么情况,尤其是京城申城羊城这样的城市,这个数据本身其实有点扯蛋,算是耍流氓的。
就01年这会儿,京城至少七成居民达不到这个平均水平,至少一半远远低于这个平均水平,一个月三四百四五百的不是少数。
就像若干年后的临安平均工资数,一个阿里总部就能把平均点拉高好几百上千了。
很多时候,某些城市的平均收入高高在上,实际居民收入不一定有多高,就像很多城市的平均数很低,但并不代表居民收入就低多少。
幸福指数也不是靠平均数就能产生的。
不过虽然这个标准有点不是那么太靠谱,但必竟是国家发布的数据,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至少可以体现各地的消费水平。
枫城的工资并不是一碗水端平大家都一样,成熟的企业不可能那么做,非得出事情不可。
工资标准的制定,是根据每个地区的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标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计算得出数额。一般是比标准数超出百分之四十左右。
然后再加上一些补贴,这就是枫城员工的工资构成。
因为参照数据都是各省的省会城市,事实上这个标准已经远远高于真实的地方水平,各个城市的枫城员工都可以说非常充实并幸福着。
其实是张彦明把省下来的税收一分为二,一部分填到了基金里面,一部分补贴了给职工。
按道理来说,阿姨的这个收入应该不至于会因为钱发愁到哭才对。
要知道京城大部分居民的收入都要比她低一大块下去,人家都活的乐呵呵的呢。这会儿可不是十几年后,这会儿钱的购买力相当强的。
刘慈欣有本早期作品叫《中国太阳》,详细的描写了他刚参加工作,刚领了第一个月工资去逛商场的场景,就是01年。
这会儿京城买房不用考虑户口(取消了购房的户口要求),大学毕业就可以考虑买房的事情了,生活美好而充实。
这个时候的老百姓是最幸福的,生活有奔头,也没有莫名其妙的压力,各行各业也没有什么鄙视链高低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