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0章 观察年轻厨师(2 / 2)
杨振兴相信对于实现自己‘让中餐走入世界各地百姓三餐’的理想,会起到巨大帮助。
到时候自己实现了理想,年轻厨师们也能获得想要的地位和收入。
他们对于中餐和自己职业的认识与想法也会潜移默化的改变。
能够间接推动全国烹饪协会等相关单位一直以来在国际上推广宣传中餐的计划。
不是一箭双雕,说是一箭三雕也不为过。
留意了几个表现不错的厨师,杨振兴悄悄记下他们的样子和名字。
打算回头看一看选手报名信息,看看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厨师,打听一下各自师父又是谁。
这些信息肯定要提前先了解清楚,才能决定下一步是否要接触。
前面曾经多次提到过。
厨师这个行业,或者说任何行业,都有各自的圈子。
娱乐圈有京圈、港圈、沪圈这样的划分,厨师自然也有属于自己行业的划分。
简单来讲,他们川菜就有黄派、蓝派的区别,还有史派等其他不同派系。
每个圈子的人,接触的对象都是差不多固定的。
老师傅可能年纪大了,经历的事情比较多,所以认识的同行比较多,其中不乏有比较亲近的其他圈子的人。
但年轻厨师人脉没有老师傅那样广,他们现在还只局限于学校同学、师父师门的范畴里。
不然也不会有‘二十岁出门靠关系,三十岁出门靠朋友’的说法。
国外对于员工的认识,同样也是如此。
他们认为一个人,只有在五十岁的时候,才能完全体现出最高的价值。
因为这个年纪,专业方面已经从业很多年,水平毋庸置疑。
在人脉上,同样也达到人生的最顶峰,可以利用的人脉是一生里数量最多的时间。
如果不能满足这个条件,基本等于之前的人生是失败的。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领导层的人,年纪差不多都是四五十岁左右的样子,很少有三十多岁就能走到这个位置的人的原因。
了解过他们背后的各种关系,捋清楚脉络,才好计划下一步该如何去接触。
要是没提前了解这些信息,到时候聊起来发现互相亲近的关系之间,还存在一些矛盾。
那场面就不好看了,彼此双方都尴尬,事情也谈不成,白耽误功夫。
在观察了一天国内优秀的年轻厨师表现后。
比赛开始的第二天,杨振兴终于接到了高会长委派的任务。
第一天是团体赛,第二天开始,四个个人赛项目就要展开角逐。
他负责评审打分的对象不是国内厨师,而是要给那些海外来参赛的华人中餐厨师打分。
这些海外厨师前面也说了,水平参差不齐,几乎没有几个拿得出手、有实力的人。
国家级评委,虽然能够凭借自己的职业精神和道德,去给他们打分。
但实际上没有几个专业评委愿意被分配到这份工作。
见多了专业的中餐选手比赛,再过来给这些比业余水平高那么一点的低水平厨师打分。
你让那些国家级评委作何感想?
没有人愿意主动接受,自然就到了杨振兴该出场帮忙分担解忧的时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