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识香(1 / 2)
前面的曹子昂心情颇为不爽,不过也不敢多言,对赵昕的不敬只能放在心里,更何况,他也是要进入翰林院的,有什么好嫉妒的。
话虽如此,可在场众人皆是羡艳,要知道,这进入翰林院是其次,关键在于这可是皇帝亲自允的,再加上太子这般和善的态度,不说其他,这李严怕是要官运亨通了。
此时的李严亦是激动,正所谓,学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
李严寒窗苦读所谓何事?不正是为此。
如今皇帝和太子都对他另眼相看,这还不是光宗耀祖之事。
虽说李严也明白这是因为科场舞弊一事得到的殊荣,可李严依旧难掩激动之情,拱手对天道:“陛下厚恩,学生无以为报,定当竭尽全力,为朝廷效力。”
赵昕轻轻颌首,对李严的观感还不错,便说道:“希望你不要忘记今日的誓言,以后好生为朝廷办事。”
李严闻言恭敬道:“学生定当不负殿下厚爱。”
赵昕轻笑一声,随即对着李严身旁拘谨的学子勉励道:“你们也是大乾朝的贤才,莫要一朝得势,便忘乎所以。”
李严身旁的学子也没想到赵昕会勉励他们,当时便热血澎湃,恭敬回道:“学生等谨记殿下教诲。”
赵昕也不多言,随即拿起酒桌上的酒壶,自个给自个倒了一杯,举杯环顾一圈,道:“诸位,请饮此杯,本宫望诸位莫忘读书之初衷。”
“儒生读书,当不为功名前程而读,亦可不为高官厚禄而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子四言在今世的初次面世,带给诸多中榜进士的冲击,只能用振聋发聩来形容。
便是在后世,人们在读这四言时,心中都有震动,更何况这些自幼饱受儒学熏陶的儒生们?
这等名言,赵昕自是知晓,然而张子四言,却完全是两个概念,也是两种意义。
词作可陶冶情操,让人爱不释手,而这四言,却可成为世间儒生的读书灯塔。
为天下儒生指明读书的方向。
赵昕难得装了一会,可见众学子无不面色动容的看着身姿笔挺的站立在那的赵昕,顿感不妙。
这些学子,甚至都忘却了此时身处何地,心中如黄钟大鼓般反复涤荡着那四言,每个人,都是发自灵魂的震撼和颤栗。
李严回过神来,恭敬道:“殿下此言,可为天下师。”
赵昕闻言顿时皱了皱眉头,暗道:“看来这个时代是没有这句名言,自己好像是出了岔子。”
这也怪赵昕,平日里鲜少看书,对于古籍记载了解颇少。
只是,赵昕心里却极为冷静。
若他是寻常官员家的子弟,倒也则罢了,他还乐意有这名声。
厚着面皮认下,日后清贵一生也不错。
可他一个无权太子,却绝非什么好事。
宫里本就因他不学无术而放心,可冷不丁地冒出自己的学识,难免给赵昕带来麻烦。
赵昕并不需要这等虚名,不过也不需要解释,强行解释反而给人一种欲盖弥彰之嫌,不若顺其自然,赵昕的本性改不了,日子久了,宫里自然会遗忘起来。
只是以后当谨言慎行。
谁知李严恭敬道:“今日我等何其幸也,能得闻此涤荡吾心吾志之言,更幸者,殿下品行高洁,乃是天下之福。”
这马屁拍的,倒是让赵昕不好意思起来,思忖片刻,赵昕笑说道:“本宫也就是有感而言罢了。”
这个时代,贪官还是大多数的,眼前这些学子,赵昕知道,绝大部分都会贪心,不说他们如何个贪没,只求能办事便行。
正所谓无官不贪,若是有自己的底线…………
李严恭敬道:“殿下谦虚了。”
赵昕也不多言,本就是来站台的…………
乾清宫,上书房。
养心阁内,崇明帝听着汇报,面色微微有些古怪。
他亦是饱读经义子集之人,焉能看不出这四言的鼓动人心之处?心中同样生有震撼感。
不过,崇明帝仔细一想,再想起赵昕平日里的行为,面色释然了许多。
若果真如崇明帝所想,若是赵昕韬光养晦,那怕是妖孽吧。
崇明帝可不希望看到有这样一个超凡的太子。
赵昕虽然荒唐,但展露出来的小手段,都足以能为之一用。
不说其他,此次科举担保一策,便是急智,再加上手下收集的消息,崇明帝猜想这是赵昕偶然得之的名言,又或是听哪位大儒的提点,赵昕想在琼林宴上出出风头。
要知道,一个人的本性是藏不住的,赵昕刚成婚便去风月场所,第二日便身体坏了,又厚着脸向太医询问壮阳的法子,这等事,可是作不得假。
只要不是别有用心,崇明帝只会期望赵昕越能干越好。
崇明帝自问能掌控赵昕,丝毫不担心赵昕展现出的急智。
将下人挥退,崇明帝又捡起一份挂着红羚尾毛的边关奏折。
只看了两行,便皱起眉头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