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董卓妥协(1 / 2)
典韦并没有故意吹捧魏延的意思,他这番话确是发自肺腑的。
十余岁的年轻人,属于刚刚出道,在与人拼杀的经验不足,阵仗吃亏是正常事。
力气不及典韦只是一方面,对魏延而言,他在战场上的心态还远远不够。
对阵时,武艺和气力在胜败中或许只占三四成,而良好的心态可在胜负中起到六七成的关键作用。
心态的良好与否事关战斗时的灵活机变,纵有千钧之力,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一切也是徒然。
魏延听出了典韦话中的关切之意,心下甚是感激。
这典韦虽然粗犷了一些,但为人却也实在。
“日后,还需烦劳典君多多指点。”魏延拱手道
典韦很是爽朗的大笑道:“小事而已,魏君若不嫌我粗鄙,日后闲暇之时,某可与君多多切磋,必令魏君大有进境。”
刘琦站在一旁听了这话,心中颇感安慰。
张任和魏延……包括在襄阳的黄叙,不论带兵之能还是武技,目下还都处于成长的阶段。
若能由典韦、黄忠这样的人物,在各方面多多指点他们,肯定可以让他们成长的更为迅速,日渐成熟。
刘琦估计,这三个年轻将官,若想真正达到可堪大用的程度,怕是最少还需要五年。
但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为众人引见过典韦后,刘琦遂开始说正事。
“夏侯惇派人送来了曹操手书,言袁绍集王匡,张邈等人,率重兵抵达司隶北境,兵锋直指雒阳!袁绍出兵前,还联合了清河崔氏,兖州边让,太原王氏等大儒,继续联名各郡经学名族上书,请定两朝之政,同时派人请迁陈王率兵代镇于雒阳,袁术和陈王那边的兵马亦有所动……看来这一次,动静闹的是足够大了。”
一直在仔细打量典韦的蒯越闻言,回过神来,道:“如此,我军亦需要收拾辎重,整军北上与袁绍等人会和驻于雒水……此番事成,我等便可功成返回南郡了。”
刘琦笑道:“善。”
……
雒阳,相国府中。
董卓在正厅内,如同老虎圈笼一样的来回在地上走动着。
他一向狂傲的脸上,今日却是愁云惨淡。
董卓活了六十多载,像今日这般心绪甚糟的情况,不能说没有,但确实非常少。
足见当下的局势对他而言,确是非常不妙。
因董卓执政一年,而处于压抑状态的士大夫集团,终于一朝展现出了其蕴含百年的政治底蕴。
他们似乎是在向董卓强调着,这汉室天下百年来都是由士人为主导,不是你想凭借一朝之功,便可为所欲为的!
以各州经学士族为首的各家学派,借各郡守的奏疏,纷纷上书于雒阳,强烈的宣泄着自己的情绪,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保留雒阳朝堂的奏疏如同雪片子一样堆积在尚书台,数量之多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面对这些奏疏,尚书台还未完成拆阅、裁定、记录、转呈等流程,便有新的奏疏陆续被递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