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公事 私事(六)(2 / 2)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谢岩也是给逼急了才会产生如此想法。
“卫岗乡”地方不大,人口稠密,街面上“巡逻队”基本随处可见,且还有大量的志愿者,所以治安历来很好。
但是,“皇家学堂初级班”在“洛阳”,且每年考上“皇家卫岗学堂”的也属他们人最多,因此,大户和勋贵的子侄,用尽各种方法入内进学,而其中不成器的那些人,所犯下的种种错误,都被算在了“皇家学堂”头上。
谢岩本不知晓此事,直到出了黄守义孙子那档子事后,这才派人去调查,发现实际情况比想象中还要严重,于是不得不想出办法解决,毕竟“皇家学堂”事关皇室,声誉不容受损。
将所谓“差生”集中到一起管理和教学,这种法子在后世屡有应用,先不论最终效果如何,至少也是尝试,而且谢岩也知道,这样一批问题少年,人数不算多,大约三十余人,试一试总比什么不做要好。
安排好“成药铺子”的事以后,谢岩继续每日早出晚归,四处查看乡里的实际情况,在皇帝陛下到来之前,许多地方他必须得亲自看一看,以免有所疏漏。
四月下旬,谢岩从朝廷邸报中得知,在皇太子殿下主持,刘仁实和王德俭的协助下,新一批“赴波斯军官使节团”已经遴选成功,并且在一千“羽林左卫”护送下,西行出发,应该说,大唐朝廷是完全接受了谢岩的提议,正式开启了域外驻军的序幕。
五月初,谢岩收到消息,大总管苏定方在西域大破“西突厥可汉”阿史那贺鲁亲军,整个“西突厥”开始向西逃窜,广阔的西域,至此正式纳入大唐版图。
数日后,“长安”又有消息传来,大唐皇帝陛下率领文武百官和后宫妃嫔正式东行“洛阳”;同一日,“兵部”向谢岩转来一封正式文书,称大唐军队在西域遇上来自“波斯”的驼队,且无一例外,都是运送铁桶装的“石漆”,预计在十月间,将抵达“玉门关”。
“石漆”是大事,且是冯宝一手策划并特意交代过的事情,因此,谢岩斟酌之后,决定让高大棒带队,携带交换“石漆”所需要的物资前往“玉门关”,并且当面说清楚所有步骤,同时考虑到这是第一次进行交换,而且根据冯宝的设想,要在关外建一个“交换站”,所以,谢岩还另外从“施工队”调派了一个“百人队”随行,至于需要的水泥,则随后交由专门运货的“车马行”送过去。
将这些事务全部处理完毕以后,时间已到了五月下,根据派出打探的人回报,护卫皇帝的大军先锋,已经抵达“潼关”,换句话说就是,大唐皇帝陛下,最多再有十来天,将驾临“卫岗乡”。
就在整个乡里官民无比皇帝到来之际,一道圣旨突降,称:“朕巡幸‘洛阳’,无意滋扰地方,沿途百官,各司其职,无诏不得觐见。”
谢岩当时就有些蒙了,心说:“陛下改主意了?”
想想又觉得没道理啊,皇帝一直想看看“卫岗乡”的心思,谢岩那是知道的,而且,真要是等进了“洛阳”城,再来乡里,可就不方便了,皇帝不是普通人,想要出个门,太不容易了,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呢?
谢岩还没有想明白,更没有弄清楚状况的时候,贺兰敏之突然差人来到官衙,对谢岩道:“少郎君刚刚从陛下行辕归来,有要事请县子过府一叙。”
贺兰敏之前去迎接皇帝,这事谢岩知道,如今突然回了,很明显是有事,再加上皇帝那道突如其来的圣旨,谢岩想都不用想,也知道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当即二话不说,跟随来人前往“贺兰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