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萧池的战场嗅觉(1 / 2)
萧泽对于战场情报的关心,一方面来源于国家荣誉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的父亲和哥哥。
两人都身处敌国,危险重重。
萧泽虽然对自己的父亲和哥哥都非常的有信心,可担心还是有的。
尤其是自己的父亲,拖着重伤之躯,依旧带着部队在鲁国境内转战。
战场上的消息一封接一封的传回都城,萧泽了解的也越来越多。
除了整体的大势之外,最让萧泽关注的无疑是父亲和哥哥的消息。
身处敌国,尽管消息传递不便,却依旧通过各种方式,将战场的信息传回了陈国都城。
萧泽的父亲萧锐,在进入鲁国境内之后,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战术破坏!
没错,萧锐尽可能的带走各种资源,带不走的,就尽量破坏掉,尤其是军事设施。
一方面,可以降低追兵的战斗力和补给难度,降低自己被追到的概率。
另外一方面,就是让鲁国的损失变的越来越大,给鲁国君臣不断的增加压力。
在鲁国境内,萧锐非常的谨慎,不断的派出斥候去侦察鲁国部队的动向,然后避其锋芒。
也就是说,萧泽在鲁国境内,完全不与鲁国部队对抗,到处乱窜,各种搞破坏。
当然,像那种明显可以吃下的小规模部队,萧锐也是不会放过的。
但是,对于鲁国派过来拦截自己的大部队,萧锐是压根就不想与其碰面。
即便是有一定希望打赢的情况下,萧锐也没有冒险。
在萧锐看来,自己杀入鲁国境内,最大的用途就是制造麻烦,让鲁国无法专心攻打陈国。
这种情况下,杀敌反而是次要的,只要自己这支部队一直在鲁国境内活跃,鲁国就没办法集中力量对付陈国。
而自己制造的麻烦越多,制造的麻烦越大,陈国在战场上承受的压力就会越小。
萧锐的目的也确实达到了,随着鲁国境内受到的破坏越来越严重,鲁国君臣的想法慢慢发生了变化。
在已经派出去的大部队无法制止萧锐的情况下,鲁国君臣的选择并不多,要么继续增派部队围堵萧锐,要么去与陈国谈判,停止这场战争。
对此,鲁国内部已经开始出现分歧,支持2个观念的都有,而且各有各的道理。
最开始的时候,鲁国君臣是一心围剿萧锐大军的。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萧锐大军不仅没事,反而越来越活跃了,而鲁国受到的伤害则越来越大。
在这样的局面下,鲁国内部开始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议和!
主和派的出现,意味着鲁国在这场战斗的损失已经超过了预期。
而随着萧锐大军的肆虐,议和的声音开始慢慢变多了起来。
当这种声音大到一定程度之时,鲁国的策略也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
这样的情况下,留给鲁国主战派的时间就变得越来越少了,只有尽快将萧锐大军的问题解决掉,鲁国才能重新达成一致,继续攻击陈国!
若是始终无法消灭萧锐大军,也无法将其驱赶出鲁国,主和派只会越来越多,这场战争最后将慢慢走向议和。
与父亲萧锐的选择略有不同,萧泽的哥哥萧池在突入羌国境内之后,并没有刻意躲避羌国的部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