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9章 议定(2 / 2)

加入书签

而一直困扰朝廷的粮食运输,将会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运输组织,变得简单稳定,一些运输上的难题也会迎刃而解。

“漕粮吗?”君臣几人陷入了思考。

漕粮运输的确是一个庞大且繁琐的事务。一个调配不好,粮食就会积压,更有甚者,还会影响河道的正常运营。

而且这种调配问题,在转运旺季的时候,却是经常发生。毕竟征集民用船只,和本身便有足够货船的船队,其效率和执行能力绝不相同。

每年都有人和船队因延误漕粮运输被责罚,甚至领了牢狱之灾。但每年依然有类似事情发生,可以说屡禁不止。

这不是船主们有意怠慢,而是很多时候他们的船上有货,或者处于大修之中,难以调出,而朝廷并不掌握这些情况船,造成了上传和下达脱节的局面。

现在,一个民间生意的去留,居然带出了如此重要的朝廷事务。并且,照着张靖的说法,顾林那个儿子很有可能组建一支符合朝廷需要的船队。

接下来,商议诚运投递去留的议题便有了重要意义,讨论走上正轨。

另两位阁老忧心之余,再次提起顾天成和顾林的关系时,皇帝才轻飘飘的说了句:“他们父子不和。”

众皆恍然:哦,原来是这样。

顾林抛弃糟糠之妻绝对是事实。抛弃发妻的同时,儿子他也没要。

父子两人因此不对付很正常。

但皇帝说的不和,应该不仅仅是父子之间的不对付。

诚运投递已经和漕粮这种国之命紧密相连了,却能让皇帝如此放心的交给顾天成经营,顾林父子俩得不合到什么程度,才能有如此效果?

只隔了一天,京城便又有官员赶往通州。这一次,是给正在岭仓大营的顾林送信,告知他:

皇帝已经接到他的密报,也体会到他的良苦用心。

经过阁部几位相爷的慎重商议,决定让诚运投递继续经营,朝廷会密切关注诚运内部运作方式。

……

通州境内的岭仓大营,顾林刚接待了京城第一批兵马,交接了一干人犯。

另有审讯牵出的其他共犯,顾林和岭仓大营也秘密行动,快速把相关人犯缉拿。这时也一并交给京城来人。

再就是隆重把那位小爷送出去。

这段时间一直服侍他的两人,是顾林的亲兵,也被安排随队回京,暂时做了小爷的随从。

因这位小爷身份的真实性还需确认,所以事情依然是秘密进行的。

在这件事上有大功的通州捕快,京城也有特别提及,继续妥善照应其养伤,等待后续结果。

顾林决定把这一条转述给姜成华两个小子听,让他们照应张春生便是。

否则,若是他这个大将军隔三差五去张春生家造势,通州只怕就真不安定了。

把这队人送走,只隔了三天,京城的第二波人便到了。

顾林有意在岭仓多待的这几天,便是想等一等,想看看皇帝对他送回的第二份密报有何指示。

但看到交给他的文书内容,顾林就不明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