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0章 龙之逆鳞(1 / 2)

加入书签

此次枢密院议事,只论军事,不论国政。

为了提振枢密院的地位,李晔特意把天心阁东边的门下内省整理出来,改为枢密院。

天心阁的西面则是宏文馆、史馆,对面便是凌烟阁。

经历了唐末的血雨腥风之后,凌烟阁早已倾颓。

李晔连自己的寝宫都没心思修葺,更不会重修凌烟阁。

一年之计在于春,国家大了,什么事情都要提前预算。

包括唐军今年的动静。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战争也将会复苏。

随着关中的崛起,天下风云越来越激荡,历史的进程也被加快。

“朱温坐镇固始,曹、宋的援军在史河越聚越多,与此同时杨行密也尽起青壮,编练行军,看来是要殊死一搏。”薛广衡得到的消息最多,最先发言。

“过去的大半年,梁军被江淮水军袭扰,始终无法突破霍邱与寿州,依末将之见,今年梁军也不会有进展,而此恰恰是我军进攻的最佳时期。”李筠道。

“那是自然,末将所部铁骑,皆欲为国争功。”高行周最为兴奋。

殿中周云翼与杨师厚却都沉默不语。

李晔一看他们神色就知道他们心里有话要说,只不过碍着李筠与高行周的面子,才没有发言。

“既然是军议,诸位畅所欲言,无须忌讳。”李晔目光落在杨师厚身上。

这个时候杨师厚不能不说话了,冲李晔拱手,“梁、吴大战一时难分难解,朱温有国力优势,杨行密有水军优势,且淮南名将极多,以末将之见,我军不该向东,而应向南!”

南面是蜀中!

从地图上看,大唐疆域狭长八千里,亏得高原和草原同时衰落,喀喇汗、于阗、萨曼三方互相牵制,才让唐廷没有后顾之忧。

但这种疆域的巨大隐患也是有目共睹的。

无论是高原、草原或者西域随便一处崛起,唐廷处处受制。

“不错,蜀中之人口、财赋皆是大唐应时之需!”高行周道。

“然王建与陛下姻亲,且为盟友,我军向他动手,岂不是失信于天下?”李筠皱眉道。

从时机和地缘上来说,此时唐廷的目光的确要放在蜀中。

不过这么明显战略意图,王建早有防备,去年他忽然出兵,忠、万二州,蜀中细作也传来消息,剑门关也在加强防守。

李晔手指轻轻敲击在软塌扶手上,不是他不想进取蜀中,而是难度太大,古往今来,蜀中的灭亡多是遇到庸主。

很可惜王建绝不昏庸,至少现在并不昏庸。

唐廷没有打他的借口。

“云翼,你意下如何?”

周云翼拱手道:“蜀中山川之险,我军即便能攻下,损耗必然非常大,而且一旦大唐对王建出手,马殷、钟传必心生芥蒂,若是转投朱温,荆南危矣,而且大战一起,旷日持久,倘若淮南有差池,我军鞭长莫及,所以末将以为得不偿失,不如整训士卒,陈兵陕州、唐州、江陵,对外观天下之衅,对内休养生息,招抚流民,巩固荆襄、荆南。”

李晔拍拍脑袋,暗道是自己糊涂了,为什么要打呢?

在面对一群敌人的时候,刀子砍出去的一刻,也是最虚弱的时刻。

胜了还好,若是败了,唐廷的威严再一次扫地。

如今大唐形势一片大好,正应该巩固内部,发展生产。

“云翼之言甚是。”李晔忍不住夸赞道。

去年扩充了将近十万正兵,盲目出战,的确不妥。

乾宁七年的唐军战略就这么被定下来,休养整训为主。

不过这是建立在朱温与杨行密维持平衡的基础上。

李晔隐隐有种感觉,汴梁与淮南的对峙不会这么长期的持续下去。

朱温最擅长的就是耗死对手,秦宗权、朱瑾朱瑄都是如此。

看似势均力敌,但淮南周围全是对手,有巨大隐患。

而朱温,腹心之地的汴宋青兖,没有任何敌人,随便一个地缘板块拿出来,都可以媲敌淮南。

所以采取周云翼的策略最为稳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