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4章 鞭长莫及(2 / 2)

加入书签

别高原上,又来一个。

“兴海陆论藏,此人的底细你摸清楚了没有?”李晔问道。

李巨川小眼睛里闪着光,“此人应该是凉州吐蕃贵人,后吐蕃衰败,其家族也衰败了,当年攻破凉州,为了立威,杀了不少蕃人,其人过往已不可查,不过他在兴海颇孚人望,每日研读中土典籍,臣派人暗中查探,偏向于史籍、诸子百家,反而对佛法没有多少兴趣。”

“依你之见,此人日后如何?”李晔一时难以评断,按说只要受过中土文化的熏陶,就会明白这个民族的伟大,只是李晔总觉得不妥,这个人就像突然出现一样,时机拿捏的恰到好处。

“臣不敢妄言,臣离开天唐府时,曾叮嘱过张将军,小心此人。”

李晔点点头,身为皇帝,应该有海纳百川的自信。

就算这个陆论藏包藏祸心,那也是以后的事。

以后,大唐还会怕一两个居心叵测之人?

再说吐蕃帝国的崩溃,表面是朗达玛灭佛,深层次的原因是吐蕃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当气候变冷,高原河谷减少,生产力下降,其内部种种矛盾全面爆发,绝非一两个人便能解决。

大唐崛起,吐蕃就没有再次崛起的天时了。

反过来再看契丹人的崛起,武瞾女王一送再送,积蓄了将近一个世纪,回鹘与大唐先后崩溃,而黠戛斯人自身实力不足,无力掌控草原,契丹人崛起的所有条件都具备了。

而现在,耶律阿保机的出现,契丹崛起难以遏制。

“臣建议扶植于阗国,压制喀喇汗!于阗乃是西域佛国,比我们更担心大食法进入西域,其国深沐王化,与大唐还算交好,而且于阗太子李圣天,在其国内也大力推行我朝制度,还大力在天唐府招募儒生、文士,就连退役的将士,也受其重用。”说起于阗,李巨川小眼睛里的光彩更亮了。

作为一个文人,能见到中土文化在异国开花结果,自然异常兴奋。

李晔没有这么乐观,人和人之间,可能会有肝胆相照的朋友。

但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

在百里乃至千年的时间维度里,所有的友邦只是笑话,当年吐蕃还与大唐结为翁婿之国。

不过,现在扶植于阗压制喀喇汗的确可行。

似乎历史上喀喇汗后来居上,还灭了萨曼国。

“仁美呢?不会在伊犁河谷上睡着了吗?”自从仁美相中了伊犁河谷,便想把甘州回鹘都迁徙过去,仁美骨子里还是想跟大唐保持一定距离。

然而令他意外的是,甘州回鹘愿意迁徙的十之三四,大部分人都接受了新的身份——化民,渐渐繁荣甘州更令他们眷恋。

仁美意识到不妙,更加坚决的迁往伊犁河谷。

不过他也深知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把仁裕留在甘州,带领渐渐唐化的部民。

李晔心中不免失笑起来,难道跑到伊犁河谷,就能避开大唐?太小看自己的胃口了。

“仁美徙居伊犁河谷,受到喀喇汗人的强力抵触,多次激战,若不是西州的暗中支持,恐怕仁美早就被喀喇汗人灭了。”提到西州的时候,李巨川眼神闪了闪。

看来他对刘鄩的忌惮,并没有随时光流逝而减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性,李晔无法左右,只能尽量避免了。

“于阗、仁美、西州联手,有没有可能灭掉喀喇汗?”李晔问道。

李巨川先是沉默一阵,然后才道:“恕臣直言,大唐在西域的实力仍是不足,灭掉喀喇汗不难,但灭掉之后,要么于阗崛起,要么仁美崛起,我军所得利益少之又少,更何况西面还有萨曼人虎视眈眈,稍有不慎,萨曼渔翁得利,是以,臣以为维持现状,有限扶植于阗即可。”

李晔点点头,西域也只能暂时维持如此态势了。

“这次你回来,就留在中枢,朕让成汭接替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