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撒马尔罕(1 / 2)
作为沟通天竺、华夏、波斯三大板块的重镇,撒马尔罕在历史长河中一直具有重要地位。
也是南线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在萨曼国中,一向被视为陪都,向来驻有重兵。
萨曼侵略天山之南,是以此地为大本营。
大唐失去了撒马尔罕,也就失去了吐火罗、波斯都督府等故地。
反过来,若是收复撒马尔罕,其意义不下于攻占怛罗斯。
尽管银枪效节军冠绝大唐诸军,但也在这座雄城下为之一挫。
旬日无功。
充作炮灰的萨曼俘虏死伤殆尽。
撒马尔罕依旧牢牢掌握在古拉姆近卫军手中。
这不免让唐军士气为之一滞,一路的势如破竹到此为止。
杨师厚甚至生出放弃撒马尔罕,直取布哈拉的心思。
然而一旦唐军解围,城中的古拉姆近卫军北上,夹击怛罗斯,会给怛罗斯带来巨大压力。
杨师厚既舍不得精心训练的银枪效节军葬送在此,又不敢绕过此地。
战争持续到此时,已经到了关键时候。
大唐看似占据上风,实则远道而来,压力巨大,任何一场失败,都会造成巨大影响。
萨曼看似岌岌可危,实在还有一战之力。
战争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杨师厚手上的兵力不足。
若是能如当年攻打扶余府一样,手上捏着十几万大军,撒马尔罕早就破了。
“圣人这是在考验我杨某人。”杨师厚不止一次在魏五郎、黄全素面前这样说。
此时的河中以不同于两百年前。
彼时河中还没有大食法。
昭武九姓各据一地。
苏定方一万步骑横扫西突厥,从弓月城打到咸海,前后破几十万大军,生擒突厥可汗,辉煌的胜利,让河中无人敢挑战大唐的权威。
剩下的也就是政治手段了。
然而今日杨师厚面对的,是西土最强的国家。
波斯人借大食法复国,内部凝聚力空前绝后。
尽管有疏勒、怛罗斯的惨败,只要呼罗珊、波斯高原还在掌控中,就能源源不绝为这场大战提供动力。
唐军的确比萨曼军精锐,但唐军只有二十万人。
阵亡一个,便少一个。
全盛时期的萨珊波斯,控制的人口一千三百多万人。
萨曼王朝虽然不如萨珊波斯,但占据富饶的河中、呼罗珊地区,躺在丝绸之路上,截断东西,控制的人口超五百万。
在“圣战”的号召下,更西面的信徒前仆后继。
毫不客气的说,即便纳尔斯再次大败于怛罗斯城下,只要他没有倒下,或者逃回布哈拉或者呼罗珊,振臂一呼,又是十几万的大军。
而只要唐军败一次,就是万劫不复。
远征的劣势便在于此。
大唐的力量要投入过来,需要走过河西走廊,穿越天山南北的四千里风沙。
能召集二十万大军,其实已经是一场豪赌。
若不是李晔这种中兴之君,或者开国之君,根本不可能。
内部的阻力,就能让远征寸步难行。
随着刘知俊的到来,撒马尔罕的局势再变。
“圣人还指望我等袭取河中、呼罗珊,若是受困于此城之下,他人有何面目见圣人?”刘知俊雄心万丈。
银枪效节军不能攻破的城池,天策右军能攻陷,岂不是压住了杨师厚一头?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武人的好胜心荣誉感不断激励着刘知俊。
银枪效节军擅长千里奔袭,擅长野战。
但攻城战这种苦活,刘知俊觉得麾下天策儿郎更为擅长。
而且天策右军还是生力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