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章 手工作坊成立了(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十四章

乔怡涵不再犹豫,立即把120个老人分成六个组,安排在六个地方干活。然后又在这六个组中选出了六个组长,安排了六个记工员。同时给他们也分配了简单的劳动任务。每天只要完成他规定的劳动任务。每天五毛钱,一分也不不会少。

乔怡涵知道,做什么都要有规章制度,没有规章制度的企业是走不长的,严格的恶规定:早上什么时候上班?晚上什么时候收工?迟到一次扣多少钱,迟到几次就开除,都作了一一说明。

这些老人当然也兴致勃勃地参加劳动。毕竟,年轻力壮的在生产队干活,辛辛苦苦一天也就是两毛多钱,三毛多钱的。自己在生产队干活也每天只能个五分六分,也就是一毛多钱。到这里来干活,每天是五毛钱,他们当然要对得起这五毛钱啦,全部表态:绝对不会迟到早退。

乔怡涵也给他们开了个会议。虽然很短,但是内容很重要,每一天由组长领导务,然后把任务分配给每一个人。记工员要记好每一个人的出工情况,一个月记工员就负责把每一个人的处工情况整理好,计算好每个人应分多少钱,到了下月,乔怡涵在五号之前。就把这些钱分到每一个组长的手里。干活的社员们就从组长手中领取自己的工资。

分配好任务之后。乔怡涵就把第六组的20个人带回到岭东大队的知青点。这里有十间房子,在今年上半年最后一个知青回城了,这里就空了起来。

大队正在考虑要不要拆除这十间房子。昨天晚上乔怡涵就提出来,他需要这十间房子。

大队书记同意把十间房子,无偿交给乔怡涵使用。乔怡涵摇摇头,无偿使用这事恐怕以后有说法。还是要求张书记。多少做出一点钱,他负责把十间房子买下来,以后不会有啰嗦。

大队干部们进行了简单的磋商,就提出让乔怡涵给100块钱就可以啦。毕竟,盖房子的石头是山上的,木料也是山上的,屋顶上苫草也是山上的。就是花点功夫钱。所以给100块钱,已经不少了。

为了以后没有任何麻烦。还是写了一份买卖合同。乔怡涵买下十间房子,付出100块钱。乔怡涵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这是前世的经验教训。

乔怡涵要加工这些药材,立即开始,还买不到机器,采用土法上马,就用石臼来进行操作。暂时还没有买,就跟大家说:谁家有石臼?能不能借来用一用?用不着的我直接买下来都可以。

这石臼大多数人家都有,有的现在基本上都不用了,成了废品。一听说乔怡涵需要,每个人都回家去拿了大家都表示。给你用就是了,我们不收钱。

乔怡涵坚持亲兄弟明算账:“你们确实不需要了,我就买下来,五块钱一个。以后还要用的,我就租用,一个月五毛钱。

他们大多数也就是两块钱三块钱买的,最好的最贵的也不超过五块钱。那不如就干脆卖给他了,以后自家要用再买一个就是了。

所以当天就买下了十多个石臼。两个人一组只用十个,那几个暂时就存放在那里。然后。乔怡涵又教他们怎样洗净药材,药材又在水里泡多长时间,然后拿出来进行捣烂。用纱布把这些药材的汁挤出来。

这样的方法大家似乎一点就会,这不跟做豆腐差不多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