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三章万国禁烟会(已校对)(2 / 2)

加入书签

话说回来,郑观应所说两江总督,名叫瑞方,这次禁烟会在洋烟的最大倾销地——清国组织召开,提议的则是美国总统,会议上两江总督端方、江苏布政使瑞澄、江海关道蔡乃煌作为代表团出席。别出心裁的,为了避免引起座次之争,大会决定采取用抓阄的办法来决定座次,每个国家的代表从一个盒子里抓取其座席的号码。

而这唐代表舌战英国代表,更是此时郑观应这两天津津乐道的事情,堪称这场大会的名场面,英国什么尿性?自然是对清国的全面的禁烟持有不同意的态度,但是作为留美幼童归来的耶鲁大学法律系肄业学生,唐代表也就是唐国安,引用各种数据、清国外交条文,让吹毛求疵的英国代表哑口无言。

“唐代表怎么说的?”谷庵升对于瑞方的什么慷慨陈词并不感兴趣,而是好奇的问起了舌战英国代表的事情。

“怎么说的?容我组织片刻。”美国提议,英国参加,这参会的语言自然都是英文发言,这个年头,在清国当买办的都是会着几国语言的人才,郑观应也不例外。

片刻之后,郑观应开口说道:“唐代表所说,和你们汉耀总是在我面前提起的双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唐代表巧妙利用外交辞令,也并非言辞激烈的直接开始攻击英国等一众列强,而是从经济的角度阐述洋烟贸易的不可取性,在被英国代表惹恼之后,略加痛斥的说英国目光短浅。原话是这么说的,“有的人自以为抓住了这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洋烟贸易不放,却牺牲了无限远大的贸易前途。”他劝英国,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像清国一样,可以提供一个地方使对外贸易有这样巨大的增长速度。当清国发展起自己的商业和工业时,谁能估计得出它对世界贸易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若没有鸦片贸易破坏,全世界每年就能从中国赚到30亿两白银!”

“30亿两白银?”谷庵升目瞪口呆的说道,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之人,这不就是自己东家常说的“画大饼”吗?“英国信了?”

“信不信的其实已经算是大势所趋了。还有最后那一段也挺精彩,唐代表以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圣经》里“爱你的邻人如爱你自已一样”作为演说结束语引起了满堂的喝彩。”郑观应已经出现褶皱的脸上略带着向往,有种青出于蓝的羡慕。

说来郑观应也是60多的人了,还奔波在任上,也是辛苦。

清国庙堂之上,老态龙钟者甚多啊。

谷庵升听完虽也有些心驰神往,略作思索说道:“郑会办,其实这也是英国顺水退舟之所为。”

“怎么讲?”郑观应想听听谷庵升的看法,这人虽然在他看来甚是年轻,但是往往也有惊人之语,如今在英租界开展这样的会议,其实已经算不上是地利的优势,能取得如此的成绩,在他这个见证了清国衰败的老人身上已经算是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所在。

“您最近很少去乡间了吧?”谷庵升问道。

“哎,常常周转于各大港口,乡间很少去了。”郑观应有耐心的回复道,老人最大的好处就是喜欢听你娓娓道来。

“那就是了,其实现在清国乡间种植洋烟的概率可是大多了,英国人在印度的种植已经算是挣不到什么钱了,这才在美国的斡旋下借坡下驴,我想他们很快就有着后手。”谷庵升意有所指,直接明说是橡胶股市的阴谋太过于惊世骇俗,点到即止也算是有点心安理得,将从日本人那里知道的小道消息算是就这样递了出去,至于郑观应能不能反应过来,就得看他了,不过一次股市的振荡,在老谷看来对于清国这个大国来说,也造不成什么麻烦,因为英国、美国股市也是有着橡胶价格上涨的迹象。

“后手?”郑观应把这句话记了下来,想着回头还好琢磨一下。心里却是思考了起来,这到底是徐世昌在借着面前这人递消息呢?还是如何?

耐着性子的谷庵升听着在大会宣布完九项决议案之后,这场万国禁烟会算是就这样落下了帷幕。等等回去把这些详尽的写给自己东家就算是交差了,在老谷看来,如果清廷不从乡间开始大力禁止的话,洋烟也只会从洋人手里的赚钱工具沦为地方豪强赚钱的利器,仅此而已。

除非像黑省一样,由保险队直接出面,看见一处拔一处铁腕式治理,要不然这次会议也仅仅有着一点点指导性的作用,落在实处的效果一点儿也没。听说两江总督瑞方还编了禁止种植的儿歌,这不更是扯淡吗?在赤裸裸的利益面前,如果没有荷枪实弹的威胁,谁能放过种在地里的金子?

坐着的洋人逐个起身,谷庵升说道:“郑会办,您看,我在楼上略备薄酒?”这才是老谷的真正目的。

20万银元的款子还在招商局那里呢,和清廷官员交道打多了,有时候在饭桌上谈妥的事情可比去衙门有用。

“谷掌柜啊,伱还真是……”郑观应笑着应允,他就知道,谷庵升陪同他来汇中饭店肯定有着自己的心思。

饭桌上,牛排也吃了,红酒也开了,谷庵升就正式进入了正题:“郑会办,我们汉耀的货款?”

“谷掌柜,汉耀的钱盛侍郎那边已经来信了,回头你来我这里拿个条子,直接去支取吧。”郑观应说道,心里则是暗暗想着,谷庵升这个人还真是能处,如今的盛宣怀在京城,任邮传部侍郎,顶头上司正是刚刚到任的徐世昌,你们汉耀有着和徐世昌的关系,招商局又是盛宣怀开主导创立的,这不就是一家人,还怕什么?不过礼数周全,让他很是满意。

“略备薄礼,不成敬意。”谷庵升这厮其实也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听闻也是立马拿出了一个盒子,递了过去,里面是关东特产,足足上百年的老山参。还有着一个更小的盒子,里面则是汉耀的自行车票。

对于山参,郑观应看过之后直接交给了身后的随从,却拿起小盒子里的自行车兑换票仔细的看了起来:“这就是自行车票吧,我可是见到不少同僚已经收到了汉耀的这个礼物。”

“算不上什么新奇玩意,和福特的t型轿车相比,汉耀就是小打小闹,这东西是送给会办大人家中的孩子玩耍之物,在冰城,已经有着自行车竞速的游戏,只是玩具。”谷庵升笑着说道。

对于这些清廷的官员来说,尤其是洋务派的人物,他们可以说已经是见识过了此时这个星球上最有科技型含量的东西,现在也仅仅是把自行车当做玩具,并没有意识到这却是个改变人们出行方式的交通工具。

“哈哈,可比英国的大小轮强多了。”郑观应也是附和一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