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1章 思想 风气 国运——汉儒(1 / 2)

加入书签

“作为儒家的诸多派系之一,公羊家必须要着重的说一说。

很多人对于公羊家并不是很了解,零星知道的或许也就是公羊家的九世仇,百世仇。

其实对于公羊家,我们可以用最简单的两个字去理解。

那就是,干他!

我一直觉得公羊家应该是将儒家的那点霸道发挥得淋漓尽致,一句最简单的干他,就可以说出他们的尿性。

在很久之前,《春秋》不是《春秋》,那个时候《春秋》代表的就是公羊家。

《春秋》博士就是公羊学派的专属名词,而那个时候的董仲舒,也同样是公羊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

公羊学派始自战国时的齐人公羊高,以后又长期在公羊家族中传承,故得名公羊学派。

在他的理念之中,仁,礼虽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他的复仇思想。

公羊学认为诛讨弑君之贼、为父报仇是作为臣子义不容辞的职责,甚至不管说时间过去了多久,都不应该忘记这份儿仇恨。

九世?

就算是过去了百世,也得复仇!

而且这个复仇的对象不仅仅是为了君主,当君主与家人出现了问题之后,哪怕是君主,也同样得干他!

在公羊学派看来,仇恨是一个很核心的理论,如果君主杀了你的家人,那么你去覆灭他的国家,鞭挞他的尸体,挖掘他的祖坟,这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伍子胥的事情,在公羊学派里是备受欢迎的。

也正因为这一点,公羊学派在汉朝可以说的上是第一等的国学,必须认可的国学。

这是为什么?

因为匈奴!

复仇,不仅仅是臣子与君上,不仅仅是国与家,更多的是国与国,一个势力与一个势力之间的那种复仇。

当年的白登之围让汉朝丢尽了自己的脸面,也让汉朝开始了对匈奴的软让和退缩。

和亲,放纵,甚至供奉,这都成为了当时的一个标配。

在这种情况下,汉朝边疆之民自然是饱受摧残,而在太祖高皇帝刘邦去世之后,汉朝有陷入了长久的吕后执政,以及诸多混乱之中。

哪怕是经历了文景治理,这匈奴仍然是没有多少的收敛,打秋风成为了一个传统的习俗。

所以在这种局面之下,公羊学派的复仇论有多大的市场,你们便可以想象了。

当然,如果还不能想象,请带入一下某段战争之后的情绪。

这也就是所谓的,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的一个重要的地方。

有仇就得报仇!

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公羊学派在后期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在汉宣帝时期。

皇权都直接下场了,主持了石渠阁会议,其本意是要统一儒家思想,甚至在明面上还是那谷梁学派胜利了。

甚至在那公羊学派的看家本事《春秋》之中还生生的添加了一个谷梁春秋?

作为前期儒家第一大派,一个所谓独尊儒术的汉王朝,为何要这般的折腾公羊学派?

这其实就涉及到了思想改变的风气,甚至你如果往大里面说,孟荀二人的学派,亦或者可以说是皇权和人权的交锋。

而这一次风气的改变,可以说直接改变了大汉的国运也不为过。

首先我们要知道董仲舒这个人,作为早期的公羊学派代表,他理应是鉴定的支持复仇论。

而他在汉景帝时期也的确是如此,可为什么在最后董仲舒却仿佛走向了另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将公羊学说的复仇,变成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生生的将那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儒家,变成了另一个模样。

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董仲舒就真的是一个叛徒?

我不介意将董仲舒说成儒家的掘墓人,但是我也同样要说,董仲舒是一个将儒家爱到了极致的一个人。

他爱儒家,他看不得儒家走在任何学术之外。

在那个时代,并非所有人都是傻子,一个学派应该如何快速的崛起?

最好的办法墨家,道家,法家早就已经告诉了天下人,告诉了天下的学者。

那就是与君权合二为一。

只有当皇帝都支持一个学派的时候,这个学派,这个学说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天下第一。

而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复仇,更不需要的是一个连君王都敢去复仇的学说!

公羊学说的影响有多大?

如果熟悉历史,哪怕只是知道大汉时期历史的人,应该多会明白一件很诡异的事情,那就是当时的法律有一个天大的BUG。

复仇,无罪论。

一个人如果杀人,是为了复仇,不管是为了自己的家人复仇,亦或者是为了自己的友人复仇。

那么杀人触犯了法律,但是杀人之人却又是有着情有可原四个字的评价。

甚至这个杀人的人,会成为一个被所有人所敬佩的义士!

甚至因为义士的名头,而获得免罪的权利。

这一点当然不会是什么官方允许的,但你禁不住那各地官员都是公羊学派的学生,他们收到的就是这种思想。

所以在这种思想下,那复仇杀人,就成为了一个在他们看来十分合理的事情。

能保,便要保住,因为这保的便是他们的精神!

但,律法的威严何在啊?

为什么很多人说汉儒去贬低秦,这并非是一个完全杜撰的事情。

虽然汉延秦制,但是要知道公羊家和秦律那是天然的对冲!

秦律讲究的是什么,法在人之上,不管你是什么理由,你杀了人,犯了罪你就要受到律法的惩处才是。

可公羊学派讲究的是,情在律法之上,为复仇而杀人,吾等何罪之有!

这其实才是两者最直接的矛盾。

而这个矛盾有没有解决办法,说实话你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

为什么?

前段时间很火的一部影视剧《药神》大家就算是没看过也听过,那你说哪个有问题?

如果没有最起码上百倍的利润回报,你是以什么理由让他们前期投入这么大?

可上百倍的利润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真的供应的起么?

当情与法碰撞到一起的时候,最为难的是谁?

是律法,是君权。

不要有任何的怀疑,不管是秦律还是汉律,律法的第一负责人都一定会是君王。

在那个时代,律法是用来协助统治,制定规则的东西,所以公羊学派和律法有着本质的冲突。

当大地在前的时候,公羊学派可以用以国仇家恨,他利大于弊。

所以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不仅仅是因为神权和君权的合二为一,也是因为真的需要这个思想外加公羊家的复仇思想让举国之力凝聚在一起。

要帮助他去和那塞外的匈奴死斗,胜利也好,失败也好,一定要死斗到底。

可当汉宣帝时期,外敌已经没有了真正的威胁之后,公羊学派可还有当初那傲然的地位?

董仲舒当初不管是为了儒家还是为了自己亦或者是为了公羊学派,他都找到了一条路,那就是放弃自己的信念,去全力维持君权。

可很明显,就公羊学派那些人吧,别说那个时候他们傲气正盛的时候。

就是到了末期,无论是那清朝中晚期的常州学派,还是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利用“公羊学”的“三世”、“托古改制”等学说,作为其维新变法的理论依据。

他都不是那种能够忍耐的主儿。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的主张思想。

那是妥妥的莽夫流。

在汉宣帝的支持之下,谷梁学派看似胜利了,但在汉史之中,那可怜巴巴的寥寥几笔,和动辄上百人的公羊学派弟子。

无不证明着汉宣帝的那点算计让公羊学派的人直接踩在了脚底下,最后还给他啐了一口。

之后在失去了朝廷支持的公羊学派广泛利用在了边疆之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