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8章 成本问题(2 / 2)

加入书签

这都幸好还是挨着长江可以依赖相对廉价的水运,如果全靠陆地运输,那么成本还得再翻番。

工业革命之所以在英国率先发展,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英国有丰富的煤矿和铁矿。这使得他们可以大规模的使用机器,煤炭成本比较低,炼钢成本也就跟着很低,其炼出来的钢铁在国际市场上就有竞争力。

成本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所谓的工业革命,其实就是将成本降低的一场革命。纺织行业早在一两千年前就有了,可却一直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无法减低其成本。

直到珍妮纺织机的出现,工厂的出现,使其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

如今,摆在洪承畴面前有两个方案,一个就是铺设铁路,另一个就是换个地方建新厂。

距离南京不远的马鞍山就有丰富的铁矿,在马鞍山办钢铁分厂,至少铁矿石可以省去运输的费用。

至于煤炭就没有太好的办法,整个南方都缺煤,中国的煤矿全在北方,和西北方。

在南方,只有攀枝花和江西的萍乡有点大型的煤矿,可惜距离马鞍山都太远了,还不如用北方的煤炭。

距离马鞍山最近的大型产煤区是安徽的淮南,那里倒是有大量的煤炭,可以通过淮河,京杭大运河以及长江运到马鞍山。

总之,在马鞍山办新厂,成本能够下降两到三成。当产量变大后,时间累计下来,这两三成的成本也非常可观。

还有一个方案就是铺设马鞍山到南京段的铁路,这样马鞍山的铁矿石就能很便宜的运到南京。

但是,这个方案的风险很大,因为现在谁都不知道具备实用性的火车头什么时候能够发明出来。

虽然蒸汽机项目组日日夜夜都在研究,改进,但目前的进展看起来并不是特别顺利。

那些什么高压锅炉的耐压问题,洪承畴也听不懂。他只知道,这个项目还比较没谱。

要是一直都研究不出来,那钢铁厂就只能用高运费运来的铁矿石。

还有一点就是,铺设铁路的前期投入也非常大。目前南京需要用钱的地方极多,也抽不出银子来铺设铁轨。

综合考虑之后,洪承畴上了一个折子,把自己的分析和看法都写在了折子上,希望后续的钢铁厂都建到马鞍山去。

吴长庆简单的看了下折子就批准了这个建议,毕竟他隐约记得,后世马鞍山就有一座名气非常大的钢铁厂,这说明把钢铁厂建在马鞍山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因为马鞍山的铁矿储量达到了十六亿吨,可开采量达到了十亿吨。

在这个时代,这个数字非常恐怖,几乎供应全球几十年都有多。

而且,南京作为吴长庆长期生活的地方,他也不希望那些污染重的工厂建在南京附近。

现在刚起步,这里的工人资源丰富,没办法只能任由那些工厂建在这,等以后有了条件,这些高污染的工厂都得搬到其他地方去。

第一次工业革命所产生的污染问题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历史上的伦敦就被称为雾都,因为使用的煤炭太多,整个伦敦的大气都被污染了。

后来经历过几十年的治理,才把这环境问题解决。

出于多方面的长远考虑,在马鞍山建钢铁厂是最佳选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