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章 给吴三桂的信(2 / 2)

加入书签

“你不知道这些白甲兵有多厉害,他们在清兵中可是千里挑一的精锐,能斩杀一个就算立大功了,更何况你们一口气杀了仨。”

见罗虎这么说李寻也高兴起来,道:“原来这些穿白盔白甲的士兵在清军中地位这么高,很多夜不收的兄弟还为此情绪低落呢,我这就去通知他们,让他们高兴高兴。”

“士气很重要,这次战斗后,我们要更加自信,而不应对东虏军队有畏惧感。”

“将军教训的是,这里还有一封截获的信笺,请将军过目。”李巡交了缴获的皮囊后转头便回去传达罗虎的嘉奖令了。

罗虎也明白,大战之前一定不能有对清军的畏惧心理,大顺军还好说,之前从未与清军作战。大明的军队早已听到清军的名字就避之唯恐不及了,打仗前心理上先输了三分,又怎能奢望取得胜利呢?

罗虎打开皮囊,只见封皮上写着“大明平西伯吴三桂亲启”一行字。

罗虎瞬间明白了这封信的重要性,拆开封印但见上面写道:

向欲与明修好,屡行致书,明国君臣不计国家丧乱,军民死亡……伯虽向守辽东,与我为敌,今亦勿因前敌,尚复怀疑。昔管仲射桓公中钩,后桓公用为仲父,以成霸业。今伯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一则国仇得报,一则身家可保,世世子孙长享福贵,如河山之永也。

原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多尔衮给吴三桂的回信呀,看完之后罗虎忍不住骂了多尔衮一句“老奸巨猾”。

因为吴三桂是向多尔衮借兵,让他从喜峰口、古北口入京。没想到多尔衮在回信中只字未提“借兵”一事,而是不断劝降吴三桂,让他归顺清国。历史上的吴三桂就是这么被李自成和多尔衮硬生生地逼成了大汉奸。

罗虎回忆历史,重新把吴三桂和多尔衮三封信的内容理清了一下。

这三封信的大致内容是:

第一封,吴三桂写给多尔衮,请求借兵,但没说投降的事,而且要求多尔衮从长城的喜峰口和古北口进入。

第二封,也就是当下这封,多尔衮写给吴三桂的,只说了让吴三桂归顺,却没说要借兵给他。意思很明显,你只有投降我,我才帮你。

第三封,是在李自成逼近山海关,多尔衮已到宁远城的情况下,吴三桂再次请求出兵,不过这次他的要求是“直入山海”,解山海关之围。

从这三封信可以得到以下判断:

一,吴三桂并非一开始就要降清,李自成急攻山海关,山海关危在旦夕的情况下,他才同意剃发归顺。从这点讲,吴三桂还是多少表现出了一点豪气。

二,吴三桂一开始并未想到他会在李自成的攻击下很快就撑不住了。

山海关的五万人好歹是大明精锐,但历史上在山海关之战打响后,两天之内,吴三桂就被重重包围,他率领最精锐的彝丁铁骑冲破重围,才达到两里外的欢喜岭,当面向多尔衮剃发请降。

有了以上判断,罗虎开始思考该怎么好好利用这封信。

在历史上,吴三桂给多尔衮送信的两位大将杨坤和郭云龙都被扣下来做了人质,这次给吴三桂回信的人才变成了三个白甲兵。

既然送信的人吴三桂不认识,那这事就好办了。

正在这时,贺世崇也带着福船回来了。

“将军,我等行至双台子河口,见有清军正在渡河便炮轰了他们的先锋,敌军死伤无算,这仗打得过瘾。”

“好,”罗虎心情大好,只要不断用水军对敌人进行袭扰,耿仲明的水师就一定会出来,届时设下圈套,全歼了他们。

“另外你去安排安排,派几个机灵的,换上这三个清兵的白盔白甲,去一趟山海关。”

……

李巡把嘉奖的消息传给夜不收的兄弟们后,贺世崇就来了。

“李巡,将军又交给我们一个任务,要疾驰到山海关,冒充清兵,把将军写的一封假信交给吴三桂,这事非常重要,你去安排一下。”

李巡想了想,现在韩胄有伤,虽然自己刚执行完军事任务,但这个担子移交别人,恐不能放心。

“这事我亲自去,不就是冒充吗。”李巡穿上白甲兵的盔甲,带着两个弟兄,拿好罗虎写的假信,乘最好的马疾驰向山海关。

山海关与宁远城的距离大约是二百里,需要快马加鞭奔驰一整天,三个人每人准备了两匹马,这样路上也可以让马儿有个倒换。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