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6章 幽竹居初尝香唇(1 / 2)

加入书签

让苏州刺史裴澄亲自践行之人,名叫陆淳,乃苏州吴县陆氏人。

陆淳是梁代名儒陆澄七世孙,其家世代以儒学闻名于世,他亦自称“世以儒学著时”。他精通《春秋》,撰《春秋集传纂例》、《春秋微旨》、《春秋集传辨疑》乃儒学经学大家。

若果说顾况为诗赋魁首,陆淳就是经学魁首。他曾学于儒学名家啖助、赵匡,集二人之长。三人被后世称为盛唐三贤。

时儒学名家陆淳善《春秋》,施士匄善《毛诗》,仲子陵、韦彤善《礼》,蔡广成善《易》,强蒙善《论语》。

李宁之前沉迷经商,这两年太子李诵、广陵郡王李淳便给安排了很多课业常常请国子博士陆淳、施士匄前往崇文馆讲学。他因此得以认识陆淳。

陆淳曾任左拾遗、太常博士、左司郎中,精通《春秋》,深得太子李诵信任。施士匄曾任四门助教、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已任十九年,一生都在国子监,学生遍布天下。

李宁虽然文科不错,但也禁不住两位大儒轮番传授。他这两年学业、经商都收敛了许多。

太子李诵身在大明宫这数年,极其宠信翰林院棋待诏王叔文、书待诏王伾,对他二人言听计从。

王叔文善于下棋,尤为精通弹棋,常陪李诵玩乐。王伾写得一手好字,掌管李诵文书。

二人均是志大才疏、纸上谈兵,经常向李诵建议某人可为宰相,某人可当大将,并在朝外经常结党营私,游宴无度。

名儒陆淳、施士匄也深受太子李诵,自然看不惯王叔文等人所做所为。陆淳昔日属下现任左补阙张正一、施士匄学生吏部员外郎王仲舒、主客员外郎刘伯刍等人也与王舒文一派不对付。

去岁善于进谏的张正一写了一封奏疏呈给皇帝李适。王叔文一党怀疑张正一弹劾他们,便让翰林学士韦执谊在李适面前,反过来诬告张正一、陆淳等人结党营私,疯狂游宴,毫无节制。

皇帝李适于是贬陆淳为信州刺史、张正一贬为泸州司仓参军、王仲舒贬为连州司户参军、刘伯刍贬为虔州掾曹。

陆淳为儒学名家,贬官信州一年后,就升为台州刺史。这其中运作之人乃是陆淳昔日同在崇文馆任教之好友,如今吏部侍郎赵宗儒,也就是李宁师傅。

当然朝中官员升迁,李宁自是无法一一俱悉,他也是来了苏州之后才得知这一消息。

陆淳本是苏州陆氏名人,此次从信州回返,正好路过苏州,便回家探望。

陆淳家中世代通儒,在城外建有一座庠序,教授弟子,因此在苏州很有名望。此次为陆淳践行之所,选在了苏州陆氏本家,陆淳弟子陆康家中。

李宁跟着杜会长前去陆府拜见陆淳,开始他并没有表明皇家身份,门口只是陆家陆康在接待。他决定亲自见了陆淳再表明身份。

前世他曾去过苏州游玩,如今在陆府庭院,看着四周陈设,再对照陆府位置、李宁竟突然发现此处疑似后世拙政园。

他也不能十分确认,只是猜测罢了。就在此时,一名青年男子突然带着几名家仆来到李宁面前说道:“快快拿下此海盗,送于官府查办。”

李宁身旁杜会长见家仆竟朝李宁拿去,立刻喝止道:“住手,哪有海盗?这位郎君休要胡说。”

李宁看到说话之人,正是昔日在丹阳运河上被孟护卫威胁之人,他还掳走了那人之女。于是他道:“这位郎君如何得知我是海盗?莫不是你家有人被掳了去?”

那人一听,脸上愤怒不止,随即压下愤怒回道:“是我认错人了,小郎君多有得罪还望勿怪。”随后愤愤得走了。

李宁算准那人自然不会说出女儿被人掳走之事,否则他女儿便是有失贞之嫌。他昨日已派人护送那红衣少女平安归家,但自己没在金坛放任,失信于人在先,不怪别人恼怒。

不久后,李宁身后突然出现一人,拍了一下他的小肩膀。他正在等苏州刺史,不想被吓了一跳。李宁转身一看,竟是今日宴会主角陆淳。

原来刚才那人一闹,恰好被路过的陆淳看见。他认出了李宁身份后,本想去题李宁解围,没想到李宁自己化解了,这才去拍了李宁肩膀。

陆淳拉着他到一处隐蔽墙角,随后问道:“你小子怎么来苏州了?可是跟随广陵郡王一道?”

李宁忙行以师礼拜见陆淳。然后只好如实相告说:“我是奉家父之名,来江南催粮。”

陆淳自然知道去年京师大旱,他就是被人诬告宴饮无度才被贬官。如今正是青黄不接,粮价奇贵之时。

不过,陆淳并不相信广陵郡王会派李宁这毛头小子,前来催粮。于是,他问道:“休要骗我,广陵郡王怎会派你前来,定是你偷跑至此。”

李宁嘻嘻一笑道:“就知道瞒不过陆师傅,阿耶忙于赈灾,我欲替他分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