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50章 王平见刘玉 得知详情(2 / 2)

加入书签

全军上下立刻按照刘玉的旨意执行,在官道两边安营。这也是为何黄叙等了那么久,刘玉都没有到来的原因。

刘玉对黄叙有点生气,都叫他不要浪费,不要扰民,这家伙偏偏就不听旨意。要不是看在都是自家亲戚和大将军黄忠的面子上,刘玉早就下圣旨处置他了。现在正好把黄叙晾在一边,让他好好地反省一下。

有了这个想法,刘玉的舒心多了。

只是刘玉误会了黄叙,他真的没有饶民啊,铺张也不大。而且刘玉这么搞,若是真的有百姓在等待,那岂不是让百姓等待很久。

这个问题,刘玉是想过的,他就是要把这个问题让黄叙去处理。要是处理不当,刘玉就可以用这个理由将黄叙给免职了,到时候大将军黄忠、刘玉的老婆都没有话好说了。

等王平派人到达刘玉的所在,被官道两边的大批营帐给搞蒙了。王平心想:太守大人等候了那么久,陛下居然在此安营,那岂不是说太守大人白等了。

王平实在是不敢多想,马上前去拜见刘玉。

刘玉也忙了一天,正打算好好地休息一下,就听到有汉中方面派来一个叫王平的人前来。

对于王平,刘玉记得黄叙曾经上奏说过他发现了一个人才,就叫做王平。

能够被黄叙看上眼,想必也不会差,刘玉开恩让王平前来见驾。

王平一进来刘玉的大帐,直接跪在地上,叩首说道:“汉中太守麾下校尉王平王子均,拜见吾皇!”

“起来吧!”刘玉看着跪在地上的王平,长得相貌堂堂,一身英武之气,看来是一个人才。

“谢陛下隆恩!”王平立马起来,站到了边上。

“王校尉,不知黄太守派汝前来可有什么要事么?”跟在刘玉身边的李贵都快成为贴身宦官了,现在就由他代替刘玉问话。

王平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启奏陛下,太守大人今日等候陛下圣驾多时,心中万分惶恐。故而派臣前来见驾!”

这话回答得很好,把黄叙的现况说了出来,也把自己的意图也表示了出来,用的话也不多。

刘玉威严地说道:“你给朕向黄叙传达口谕,让其继续等候!”

王平有点傻眼,这套路不对啊。不是应该让黄叙带着文武官员前来这里见驾么?怎么让黄叙继续等候啊。更重要的是没有说继续等多久啊。

心中所想的很多,不过王平却一句话都不敢多问,直接拱手回答道:“臣遵旨!”

王平自己是想不明白,想着黄叙会明白刘玉的意思,所以他就不浪费时间了。

王平毫不犹豫地离开了,这倒是让刘玉把他给记住了,不由得说道:“这个王平倒是一个人才,仲允,将此人的底细都给调查清楚!”

刘玉要李贵调查清楚某人,要么就是重用,要么就是除掉。李贵看刘玉的意思是想要重用王平了,心想这小子要走运了。

“暗部”在汉中有分舵,对于王平的资料是很详细的,李贵只需下达个命令就可以将王平的资料给弄来。

李贵还没有找来“暗部”的探子去给汉中分舵下令,汉中分舵就送来了一份让李贵有点吃惊的情报。李贵飞快地送到了刘玉的面前。

这个情报就是关于张松、法正、孟达三人的。

“暗部”有着十分快速的情况传递渠道,比起张松他们骑马都要快速。

刘玉看完这份情报之后,表现出来的不是生气,而是笑出声来。

李贵很是疑惑啊,询问道:“陛下,这里面有什么可笑的么?”

这份情报,李贵刚才看过,说是张松、法正、孟达被人给算计了,无法及时赶到面见刘玉。

“朕是笑子乔、孝直、子度都是才智极高之人,怎么会被人给算计了?而且还是在汉中!最可笑的是,还是算计他们无法及时来面见朕。这算计能够算是算计么?”刘玉把自己笑出声的原因说了出来。

李贵有点汗颜,看来陛下是仁德惯了,不知道其中的危险性,于是说道:“陛下,您乃是大汉数百年不出一个的明君,对于臣子有时候的无礼都会宽恕。可臣子们不是这么想啊!天子的威严不可冒犯。张松、法正、孟达早在汉中,居然不能来面见陛下,更或者说要陛下去见他们。哪怕陛下仁德,饶恕了他们。日后在朝廷上,其他臣子都会用这个来攻击他们。让他们的前途受到影响。”

“呵!朕的朝廷官职都是能者居之,这样的明争暗斗有必要么?!”刘玉发出了冷笑。

李贵拱手在一旁,他相信刘玉知道的事情比自己的还要多,该闭嘴的时候就闭嘴。

刘玉拿着这份情报,悠悠地说道:“估计张松三人是得罪某些人。朕真的很想知道是谁,你传令下去,务必调查清楚了。”

“臣遵旨!”李贵相信汉中分舵不用自己吩咐已经开始调查了。

刘玉再次说道:“按照原本的计划,朕现在是到黄叙了。可朕现在都没有到,岂不是说那个算计子乔和孝直他们的人要失望了?”

“陛下英明!臣以为这是子乔他们忠心于陛下的结果。陛下乃是千古罕见的明君,忠心的臣子,自然运气也不会差的。”李贵再一次拍了一下马屁。

刘玉轻轻敲了一下李贵的头,笑骂道:“说张松他们的运气好就可以了。干嘛还把朕给拉上。这种马屁,朕可不是那么喜欢啊。”

李贵急忙应是。如果让李贵不拍刘玉的马屁,哦,是龙屁,那李贵会感觉人生少了些什么。

不过看刘玉的样子,似乎很高兴,对李贵的马屁很享受。

这是不是“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总之,刘玉命令驻扎下来,算是给了张松、法正、孟达大量的时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