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2章 457.儿行千里母担忧(1 / 2)

加入书签

阿太吴婶和程方圆都赶过来了,只是这次尽管四丫头咬着嘴唇一脸委屈相,大伙虽然不忍,也没人肯为她说话了。

“丫头,小燕窝不能捅,瞎眼睛!”阿太可惜的看着挂在房檐上摇摇欲坠的半个小燕窝。

今年是个暖冬,本来大伙还盼着燕子快点回来。

周扬也一直盼着,自从去年阿太告诉他家里有小燕絮窝之后,他一直就很上心。

经历过除四害,麻雀这样的害鸟被打落到泥土里,小燕的地位越发高起来。

等周扬懂事起,麻雀已经从四害的名单中踢出去,但影响已经造成,也正是因为没有足够多的麻雀来控制昆虫的数量,那几年的粮食大幅度减产,这种间接造成的损失比麻雀直接吃粮食造成的损失要严重得多。

没有足够多的鸟类吃蝗虫的幼虫,那几年的蝗灾爆发起来也很吓人,密密麻麻一片,只要飞起来,只能用遮天蔽日来形容。

后来有调查报告显示,那几年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产量跌到了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情况严重到最高领导决定从北边老毛子进口麻雀来调节生态平衡。

吸取了这次惨痛教训,四害中的麻雀被臭虫代替。

周扬刚出生的时候,正好赶上扑杀麻雀影响最严重的时候,那几年给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饿,粮食歉收,农民家里根本没有多少存粮,植株一挂穗儿,队上就要组织人看守,怕队员偷吃。生产队秋收的时候,有的队员一边采摘,一边往嘴里塞粮食。

明目张胆的塞,连大队干部都拦不住,干了一天活下来,嘴角都流白沫子。

还发生过不懂事的小孩偷吃黄豆胀死的惨剧。

这种惨痛的教训,东北人的感观最为强烈,只因东北地区是除四害的最主要战场。

这场浩浩荡荡的人民战争的直接诱因是当年的南北韩战争,美帝为首的联合国军为了打击志愿军的后方补给和报复我国出兵,竟然极不人道的向广大东北地区发动细菌战。

空投下无数携带细菌病毒的死老鼠、苍蝇蚊子和害虫,也正是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全国人民不得不权衡利弊,除四害。

多喝热水这样的好习惯也是从那个年代开始深入人心。

以他小时候的混账程度,也没敢说拿竹竿子捅燕窝,他奶知道了肯定往死里打。甚至只要是鸟,都没人愿意招惹,当然它蹲在你头上拉屎另说。

庄子老家的破房子,小燕在堂屋的房梁上絮了窝,老太太连门都不敢关,就怕燕子飞来飞去的不方便,就算大夏天进苍蝇蚊子都忍了。

民以食为天,就算最困难的那几年,大伙饿的面黄肌瘦眼睛放蓝光,也没有人敢打这些小燕子的主意。

燕子跟其他以昆虫为食的鸟类还不一样,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精神寄托。

老祖宗留下来的老话,燕子是富贵之鸟,人皆敬之。

燕子不进愁家门,愁并不是愁苦,而是不幸福。

老人们一直念叨着燕子是有灵性的,它们知道家里安静不安静,会不会吵架。

安静的环境,燕子会视为安全,所以又说燕子归处,家和万事兴。

周扬不是个迷信的人,但就在燕子这件事上,固执的可怕。

京城的高楼大厦会越来越多,慢慢的会变成钢筋水泥构成的现代化大都市,能留给燕子的地方越来越少。

他不在乎燕子是否能带来富贵,最起码能容燕子落脚,说明这户人家还有良心。

在农村,捅燕子窝这种行为要遭人唾弃,跟敲寡妇门挖绝户坟是一样的罪过,连小燕都懒得絮窝的人家,出了门也低人一头。

几千年农耕文明,是人和饥饿抗争的奋斗史。老人说捅燕子窝瞎眼睛,大燕子会衔蛇来报复。多年来燕子一直勤劳为农民除害虫,保护庄稼,对燕子的爱护何尝不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

他深深的感觉到,这两个小丫头再不打就晚了。

晚上他妈回来的时候,他添油加醋的跟着告状,等着看笑话。

让他失望的是,他妈当时并没生气,而是耐心的跟两个小丫头讲着什么叫候鸟,什么叫留鸟。

现在窝里没燕子,并不代表人家不要这个窝了,等天气暖了,燕子还会回来,在窝里吃饭睡觉,生蛋孵小燕子。

“你想想,要是你俩白天出门去学校上学,等晚上放学回来,发现家里房子让人给扒了,难不难受?”

四丫头捏着衣角,没敢抬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