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澜沧使团(1 / 2)
任亨泰的死,把追查景清刺杀案的全部线索都截断在他身上。大先生是谁,他们还有多少同伙,隐藏着多少力量,全部都被裹进一个未知的谜团,再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
在这件事中感受到了屈辱的锦衣卫,像是要泄愤一样,开始加大审讯力度,疯狂派出缇骑四处拿人。
但凡出现在供状名单中的,不管是多大的官还是平头百姓,也不管有罪没罪,一律宁抓错不放过。
整个直隶地区,以及周边的浙江、湖广、江西、河南部分地区,全都笼罩在一种恐怖的氛围之下。包括济南和孔家影响力覆盖的兖州地区,都没有被放过。
十天时间,被抓捕的涉案和嫌疑人员,陡增至千余人。其中不乏身在朝廷中枢和地方上的官员,还有少量中低级的军官。
直到月末阿棣发了话,要锦衣卫不得惊扰百姓,避免牵扯无辜。持续了半月之久的高压气氛,这才开始回落。
而这六省百姓能够恢复常态的生活,最该感谢的还得是詹闶。正是他跟阿棣一番长谈后,说服了怒气头上的阿棣,放弃持续把事情搞大的计划。
这并不是说詹闶心软了,决定放名教一马。反而在詹闶看来,一个轻松、从容的社会环境,更有利于揪出那位大先生,让名教逐渐失去蛊惑人心的基础。
这些天下来,仅四品以下的官员就抓了五十多个,三品朝上的也抓了七个,还牵扯到了军中,洪武年间那种人人自危的感觉越来越浓。
百姓总是善良又愚昧的,他们不明白什么叫天下大局,只知道生活安定不安定,能不能吃饱穿暖。
这种每天都有上百人被捕的现象,在他们看来就是乱世。高压持续久了,一旦有别具用心的人煽风点火,很可能就会演化为更大的问题。
纵观历史上造成足够影响的大动乱,无一不是有心人裹挟民意所致。而所有裹挟的前提,民间动荡不安都是重要因素。
再说了,这次抓了一千多人,基本已经把能排得上名号的捞干净了。即便还有个别漏网之鱼,也没有能力再折腾出什么大动静。
至于那些最底层的小喽啰,其实并没有多少杀伤力,了不得就是盲从、跟风,甚至是为了讨个生活而已。
可阿棣作为大明天子,想要掌管好这个天下,也不是靠杀人就能做到的。你得让百姓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安稳的社会中,每天都能看到希望,日子会不断变得更好。
有了希望,有了奔头,百姓们自然会拥护带给他们这一切的人,谁还会傻到被人蛊惑着去闹事?
当大明百姓都在为了美好的明天努力,不必为了生活焦头烂额,再有什么人煽动教唆,也只能是徒劳。
而对于行道教来说,名教真的算不上什么威胁。如果在进入大明之前,詹闶还有点重视和担心,现在则已经不存在了,完全可以站在战略的高度去藐视他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