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1章 好国王一生平安(1 / 2)

加入书签

施梓通过过去一天的时间,来熟悉政务,也辨别清楚,能办事的人,和只知谄媚进献的人。

其实很简单,之前王宫中的事情,肯定会传出去,就不说后来有人行刺,又有天庭力士相救这些出人意表的事情了,国王派兵从民间又搜罗来了三位美人,这种事情就是昏君铁证。

这种情况下,能站出来说话的,不敢说能力如何,起码能证明是个铮臣,这样的人说的话,起码也能信一个大半。

所以施梓很快就辨别了清楚,最起码这位老丞相,就是那种敢说真话的人,而且或许是年纪大、资历老所以完全豁得出去的主儿。

当朝直接指着国王的鼻子痛骂,然后又哭诉自己对不起先王,把施梓都整尴尬了。

而且能够干到丞相位置,还能在有坚持有原则的同时屹立不倒,也能证明他的手段,至少证明国王缺不了他。

此时施梓便盯着那老丞相,说道:“朕近日得闻东土有一位古代圣贤,以有教无类而收徒,又因材施教,遂得七十二贤才、三千弟子,桃李遍天下,其学说、思想至今方存。

“朕以为,一国之大者,莫过于民,而民之大者,莫过于所思。人之所以为人,便是因为不止于衣食,还因为能思考、能思辨,方有智慧,也才能立国建业、千百年传承下来。

“再看这一国百姓,莫看他们卖把力气,也能混口吃喝,但这与那畜牲又有何意?但这并非他们不能思考,而是他们没有经过学习。

“便连那些野兽,都知道要学习如何捕猎,才能生存下来,而后代代相传。百姓们缺的不是向学之心,而是给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

“朕以为,古之贤君,便以能教化为圣人之道,依循此道,能得贤才,更能壮大其国。只是如今,学识却被一部分权贵垄断,以至于上下通道,皆为权贵把持,而百姓无从出头。

“朝堂之上,来来去去,皆是那几个家族身影,或是亲族,或是姻亲,或是门生故吏。久而久之,国将不再是国,而只是几家之合。

“丞相以为,这几家,是会把百姓占多数的国一国之利益摆在前头,还是把自己各家的利益,摆在前头?”

他能说出这话,已经说明是对老丞相的足够信重,毕竟哪怕是以他现在国王的身份,说出这种话,也算是诛心之言。

所以老丞相讷讷半晌,才苦笑道:“主公此言,真叫老臣不知如何接话好。”

施梓淡笑道:“此间只有你我,此话出得我口,入得你耳,你要说什么,也但说无妨。”

老丞相定了定神,然后又问道:“主公是以为,教化不行,以至于言路阻塞,才致主公不知道民间疾苦,蒙蔽试听;而上下不通达,则如同一汪死水,朝堂之上皆为各自利益所征,但却无人为百姓谋利。”

施梓笑道:“然也,如今朕是知道源头,不只是那几家,甚至包括朕这王室本身,但却无从下手,不知道丞相,有何可教我?”

“主公既然知道是那几家,便直接朝他们下手,不就能摒除顽疾了?”

施梓却摇了摇头,说道:“若只是拔除他们几家,那不过是一时之快,然国内定制已成,不消数年,便会有新的大族取而代之,甚至不用数年,朕要用人,自然便需拔擢新人以代之。

“然如我先前所言,学识教化之道,皆被各族把持,民不见文,如何能提拔来治理一国?故而来来去去,兜兜转转,便还是会回到原样。

“倒不如,暂时先维持这般,甚至借他们之手,去行那大计……”

所谓大计,显然就是他先前所说的,教化之事,图书馆、学堂,还有所谓义务教育,当然还有更主要的因材施教,都是基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