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章 说服(1 / 2)

加入书签

叶子书直接拿出写好的《赤伶》给郎昆看,说道:“这是我最近写的一首歌曲,觉得非常有意义,就想在春晚舞台上表演。”

郎昆边听他说,边看了起来,本来以为一会儿就看完,结果郎昆看了很久,都没有抬起头,蹙眉陷入深思。

然后抬起头,问道:“你怎么会想着写这样的歌曲?”

“我以前喜欢看书,只要有书,什么都看,现在不知道是那本书上看到的故事,也许是事实,我也没有去考证。

民国时期战火连绵,名角儿裴晏之所在地AY县被包围。

日军来到戏院要求戏班子给他们做慰问演出,并指明要裴晏之出场,否则就烧了整个戏楼,裴晏之没有拒绝,转身来到梳妆台前描起了眉目。

台上裴晏之水袖柔婉,昆腔妙曼唱着《桃花扇》,台下日军听得如痴如醉。突然裴晏之大喊一声‘点火!’。

等到日军反应过来时,火势早已蔓延,日军想逃出去却发现门已被封死,戏楼塌了,戏却未终。

熊熊大火中,台上仍咿咿呀呀地唱着悲欢离合的《桃花扇》,因为老先生曾说过,戏一旦起就必须唱完。

世人皆道戏子无情,却怎知戏子也有心,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听到他将故事背景讲完,郎昆顿时被这个故事所感动,在家国遇难的时候,为这个国家付出的不只是那些说得出名字的英雄。

还有更多默默无闻的英雄,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守卫国家,纵使粉身碎骨,也依然不惧。

“词写得很美,曲调同样不俗,但是为什么要使用这样的形式来写这首歌?”郎昆又问道。

“之所以用这样的方式,一是暗合这首歌的背景,主人翁是唱戏的,自然也要加入这个元素,更加有代入感。

二是目前传统戏曲在国内逐渐式微,至少年轻一代听戏的人不多,了解得更是不多。

这首歌将传统戏曲唱腔和现代唱词相结合,能够引起年轻人的兴趣,也算是为宣扬传统文化出一份力。”叶子书说道。

他竟然有这么多的想法在里面,是郎昆没有想到的,而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首歌确实如他所说,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不过他还是说道:“你有这个想法很好,说明你是有想法的年轻人,但是春晚舞台是给全国百姓合家欢的节目,唱这样悲凉的歌曲,不太合适吧。”

“怀古思今,当知现在安定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在春晚这个合家欢乐的舞台上,在众多欢庆的节目当中,演唱这首歌曲,更能够让人懂得眼下生活来之不易。”

虽然这番话是为了能够让这首歌登上春晚舞台,但是他所说的也确实是事实,越是幸福越要想想幸福是怎么来的,绝不是平白无故就拥有的。

从小就教导我们“吃水不忘挖井人”,实际上就和他上面说的是一个意思,所以在春晚演唱这首歌也未尝不可。

郎昆听到他的话,眼前一亮,他是真的喜欢这首歌,不然也不会问这么多,直接否定就行,作为春晚总导演,这个权力还是有的。

现在他听到叶子书这么说,就更有充足的理由让这首歌出现在春晚,就算是面对质疑,也有合理的说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