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4章 没有理由,那就送他一个(1 / 2)

加入书签

西门庆一个人思虑了许久,也没想明白曾布这货此举的用意,难道说他坚持着围住山东就是为了让自己分兵乏术,整天防备着他而无暇顾忌别的事情?最终西门庆也没有找到比较合理的答案,索性就不再去纠结,但还是给宗泽去了书信,让他加快新兵训练的进度。

目前对他而言,是如何从赵煦那里将原本属于他的产业给讨要过来,各地的产业加起来,每个月的营收都是天文数字,尽管赵煦在二人往来的密信里说过那些产业暂时由皇家代持,早晚要归还于他。

可西门庆担心的就是等这位官家看到了各地上报的营收,就会立马反悔,毕竟你让一个穷惯了的人继续穷下去很容易,但是要让一个穷惯了的人突然富有,再让他过回穷日子就难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正是这个么个道理,哪怕这人是一国之君。

赵煦虽然是皇帝,可是这些年国库实在说不上充盈,就像当年那檀渊之盟,虽说奠定了宋辽之间近百年的太平,可说白了,这太平就是年年上供岁币,拿钱买来的太平啊。

除了给辽人的岁币,还有西夏的,然后三两年就打一仗,打仗又要花钱,加之这年头不是今年这里有水灾,又是明年那里闹旱灾,还有蝗灾,这都需要大把的真金白银来赈济。以至于亲政之后就想将皇宫扩建一番的他,直到今天也没舍得动一砖一瓦。

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西门庆更加的担忧,担心赵煦吃到的甜头越多,越久,越不舍得撒手。毕竟,他欠自己的三十万两银子,那还是自己让人从洛阳府尹那里克扣出来的,尽管都尽数散给了当地的百姓。可西门庆心里清楚,如果不是自己克扣,到现在哲宗也不会归还自己,这正让西门庆肯定了,这位陛下是个老赖,能不怕么,搁谁谁不怕?

如今,西门庆造反,最高兴的莫过于耶律洪基祖孙了,他们都没有想到,一招简单的,本没有必成期望的反间计,就真的成功了,除了天神眷顾,他们是在想不出更合理的解释。之前老谋深算的耶律洪基也想过这是不是计谋被宋人识破后采取的将计就计的假象。

可是当宋境的探子将大量军队调动和徐州等地战况的谍报传回去,并且西门庆造反之事宋人早就人尽皆知,耶律洪基就再也没有了半分怀疑。

可是即便如此,一向谨慎的耶律洪基依旧没有贸然对大宋用兵,而是先试着在边境线增兵且试探性的游走,只为观察宋人的反应。

尽管檀渊之盟的百年之约还没到期限,可耶律洪基清楚,自己的时光也不多了,作为一个身怀雄心壮志的帝王,谁有不想一统天下呢?他也想尽可能的在有生之年,能一举拿下大宋,让草原上的子民们去富饶的土地生活,如果把这事办成了,那便可一举为大辽奠定万代基业,开列祖列宗之先河,即便背个撕毁盟约,背信弃义的名声也在所不惜,毕竟那和将大宋纳入大辽的版图相比,实在不叫事儿。

这些年来,他一心撺掇西夏不断挑起宋夏之间的战火,就是不想让大宋有机会长久稳定的休养生息,积蓄国力,不想让大宋国库充盈,兵强马壮,毕竟宋人想从他们大辽手中夺回燕云十六州这件事是人尽皆知的。

而宋辽之间虽然没有发生成规模成建制的战事,可这些年来,双方守军还是有一些小摩擦,就比如几十人规模的群架或骂战,如今随着檀渊之盟的期限日近,辽人的挑衅也越加频繁,他们在等待着一个时机,想让大宋北境的守军有一天克制不住,冲动一下,闹的稍微过分一点,哪怕只是那么一点点,他们就有理由扩大事态,借机开战。

事实上,如今两国边境的守军心里早就憋着火了,只是,双方都比较克制而已,特别是大宋,朝堂之上比军营之中更加克制,一有摩擦就道歉赔偿,处罚惹事的士兵,最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丝毫不给大辽借题发挥的机会。

本来已经打算借着西夏大举进犯,趁着双方交战后元气大伤,然后倾举国之兵,以雷霆万钧之势大举南下。没想到无端就出现一只西门庆,以摧枯拉朽之势瓦解了西夏大军。西夏损失惨重,宋人却几乎毫发无伤,还凭空多了数万匹战马。

这才有了设计毒害西夏小梁太后,重新扶植傀儡政权的计划,然而西夏又蹦出个国师革达革旦...最终计划再次泡汤...革达革旦此人他先前是有所耳闻的,只当是盘踞在夏辽边境黑水城的一个装神弄鬼的神棍,因为平日里也没做什么危害政权的举动,也没有行什么伤天害理之事,不仅如此,还颇受百姓拥戴,因此也就权且听之任之了,可谁知道这家伙抽哪门子风,突然摇身一变就成了西夏国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