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当世武圣(2 / 2)
而且这可不是丹道的金丹。
丹道的金丹,那是要见元神,产小药,采小药,产大药,采大药,大药冲关,生死不由自主,这一关过去之后,才能炼成丹,北宗,王重阳一脉称为大丹,南宗,张紫阳一脉称为金丹。
这是丹道中极高的成就,被称为地仙,在往上就到了阳神的炼神返虚境界。
这么多年来,能达到的人寥寥无几,张至顺或许是一个,陈撄宁或许是一个。
如果把拳术中的金丹误以为是丹道中的金丹,那就完了。
所以今天徐重光直接讲明了,怎么练,就是藏精敛气,同时劲力内敛到一处,聚敛得越紧,爆发出来的力量越强,这个理论就是从这里来的。
如果说前两天的讲武,他是说给普通练武之人听得,今天就是专门给宗师听的。
如果说泄露机密,必遭天谴,那就来吧。
何惜此身?
他不仅要讲,还要让所有人看。
其实不是他一个人这么想,老一辈很多武术家,要在自己出版的书籍里面,放上自己的拳招。
那就是在指点后人。
他们的拳术奥义,是可以从照片中窥见出来的。
比如傅剑秋的那几张拳招,一看就知道他到了拳中有灵性,有神的地步。
那是其他武术家拳招中很难看到的。
再比如薛颠,所有的记载都显示,薛颠的身法奇快无比,其身法之所以那么快,就是因为抱丹坐跨。
这是可以从拳架上窥见的。
他存世的拳招可以看出,他的拳架,是以撑顶为主,就是将骨节尽数撑顶展开。
这种架子的好处是骨力强劲,身体结构支撑性强,每次发劲之前都是收束的,然后再瞬间展放、爆发出来,所谓动中缩劲就是这个道理。
这种境界的人,厉害就厉害在挨打的人往往都来不及反应,怎么挨打的自己都不知道。
早期龙蛇演义中,讲述王超摆的抱丹坐跨的架子,就是这种姿势。
像是形意拳的起手式母拳三体,收式就是这个抱丹坐跨,这一抱,不单单是重心凝聚丹田一点,而且还在刹那间,把所有的精气神都内缩了。
要练出这种感觉,就好像一坐一抱之间,自己整个人都真正缩成了一点细微到介乎没有一样。
在比如车毅斋车二先生,一式抱抱丹坐跨不知道崩倒过多少人物,当年郭云深拳术大成,在江湖上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宗师,半步崩拳打遍天下。
结果被车二先生一招轻胜,自此再无轻慢之心,开始修心养性,藏精敛气,养成一股宗师气度,乃至抱丹坐跨的境界。
八卦掌中的抱七星。
心意拳的降龙桩和伏虎桩,有着降住真龙丹可圆,扶住猛虎命永固。
太极拳的母拳揽雀尾,是由无极式开头,无极式的架子,就是形意拳架子的抱丹坐跨。
此外还有道家五雷掌这种丹法武功,也是如此。
他一边向众人展示各种拳架子,一边早已准备好了一台摄像机,要将这些都拍下来。
这是津门国术馆八卦掌郑师傅的那位在兵部当兵的徒弟,专程从法兰西带来的一台摄像机,本来是准备效仿少林的群僧习武壁画,拍摄八卦掌的功夫。
当然,在师父的电影里,他是别用有心。
可是在这个世界,郑师傅不是武行龙头,他也只能继续当个好徒弟。
这台摄像机便在这次拿出来了,要拍摄下来徐重光摆出的拳架。
这也是武人们共同的心愿。
等到将几个抱丹坐跨的拳架子都拍摄下来只有,徐重光这才坐了下来,继续跟众人讲道:
“古往今来,武功能练到暗劲的,则算武术大师,能到化劲,则算宗师,如果能内敛成丹,则在拳谱经典中记载的,都可称之为入道的大宗师。”
“而化劲的上层功夫,就是抱丹大成后,拳经中描述的先天罡气,以目击人。”
与龙蛇后期的罡劲不同,早期的罡劲也是一种劲力。
“拳经之中说:筋骨发力,震而不荡为先天,节节挪移,爆而不响为罡气,若练拳之人达此境界,则离大道不远。”
王超第一次用罡劲,就是关节寸劲爆发的擒拿手,不是什么玄妙的东西。
“武功刚开始练,是有声的,明劲高手,挥拳踢腿,拳劲破空,嗡嗡作响,威势大到极点,但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武功练到后面,要从有声练到无声,筋骨的力气瞬间爆发出去,剧烈震动空气的同时,却不波动,也不发出响声。”
与明劲高手挥拳的破空声比起来,一个有形有色有声,一个无形有色无声,所以前者是后天,而后者是先天。
那就到了过去各派祖师,杨露禅,李洛能,董海川那样的境界。
或者是现在的孙禄堂,尚云祥,薛颠他们这些人的境界。
他所说出来的种种,都是无上的秘法。
是过去没有人去总结他们的练法,即便是孙禄堂、薛颠出书,也只是分享自己身体上的变化。
在场的众人,即便是早已经到了所谓的罡劲,丹劲,可仍然在心中感到对徐重光深深地敬佩。
他们自己也一直都在进行武术体系的梳理,但始终难以成功,因为太杂,太难,比如抱丹坐跨这个词,是形意拳的拳架子,其他门派有类似的拳架,都不叫抱丹坐跨。
龙蛇中也是这样。
乃至明劲,暗劲化劲这些,都是形意门的名词。
最难得是,如果只是讲单纯的理论,也就罢了。
可是徐重光却将具体的练法,具体的拳架子都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
还让他们拍下来,留给没有来津门,留给后人来观瞻。
这是何等的境界,何等的心胸,才能做到把这样,足够建立一个传承百年,千年的大门派的秘法,就这样没有任何门槛和保留地分享出来?
过去,有一句话。
“宁可街前饥饿死,不将道法作人情!”
李尧臣内心喟叹,向前遥遥一礼。
“此乃当世武圣。”
“当受我一礼。”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