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启程赴沪(1 / 2)
“收徒么?”徐重光思索了一下,摇了摇头。
“我并不打算收徒,至少目前没有此种想法。”
本来徐重光是坚定地打算不收徒弟,只收学生,就如李景林那样,桃李满天下,但似乎都不能算是李景林的嫡传弟子。
甚至有一位只学了几个月的剑术,就可以在柏林奥运会上大放光彩。
但学生和弟子到底是有些区别。
在来到佛山之后,原本的想法便开始有些松动了,人总是会老,即便是练拳练得成仙,成神了,也终究难以抵御时间对心灵的磨损。
即便是徐重光也难以逃脱这一点。
当时间的不断流逝,他又能始终保持这份初心不变不移吗?
人如火柴,总有燃烧殆尽的一天,当自己这点薪火将要寂灭之时,总要将这一点薪火传递下去。
“但想要跟我学武,并不需要拜我为师,武功低,可以练。”徐重光微微一晒,扫了所有向他祈求拜师的人一眼道:“我在津门讲武,我对尔等没有偏见,于佛山亦当如此,津门所讲的道理与练法,同样也可以教给你们......”
众人闻言先是一僵,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随即各个都欣喜若狂,喜悦之强,溢于言表。
“想学的,跟我来,我都教。”
金楼之行,至此可谓是圆满矣。
徐重光一如在津门那般开坛讲武,传法详细。
七日时间,一瞬即逝。
练法徐重光是讲清楚了,抱丹的练法是修身养性,罡劲练法又是如何如何。
只是即便将此讲出来,具体的细节仍旧难以下手。
很多东西是明明知道要这么做却做不到的。
比如熬夜。
比如戒色。
练功同样如此,明明知道要修身养性,一举一动皆有宗师涵养,上体天心。
可是心里是这么想的,但是却根本把控不住自己的情绪。
所以徐重光才分出明暗丹罡神六个步骤循循而进,因为大部分普通人只能循循而进,其实六者并无高下之分,任意一条都可单独练习。
具体的拳术,就要他们自己去勤加练习,或是加入武士会了。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既为了拉拢天下武人,同时也为了令武人遵守秩序,避免在建国后被视为不安分对象而取消技击性。
徐重光对自己所要重建的中华武士会给予了厚望。
当今之世,天下大乱,人不如狗,自然也免不了武者持武行凶,蔑视法度,即便是某些名气极大的武术宗师也是如此。
他既然决定要布武天下,自然也要想办法约束武人。
剑既可出鞘见血,也可藏锋于鞘。
不可持血气之勇欺压弱小,不可在国家用人之际畏缩不前。
勿使先辈之遗珍失于我手!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这是他为中华武士会贯入的精神与宗旨。
具体细节方面,他打算引入后世很多小说、作品中都有的兑换制度。
简单来说就是武士会下达任务,成员接受任务,完成任务获得某种点数,或称积分,以此点数进行奖励之兑换。
而奖励首先就是天下各派密不外传的武术拳谱。
仅以他昔年在中央国术馆所阅览书籍为例,国术馆共有书籍万册以上,囊括数百种武术,种类繁杂,即便是他也没能尽数掌握。
这些武术秘籍皆可令武者兑换。
没有人比徐重光更了解这些拳谱对各派来说有多大的吸引力。
比如北少林觊觎南少林的几门功夫数百年了,直到在中央国术馆才有机会窥其一二。
而且其中都涉及秘传武功,几乎可以让任何一个武人为之疯狂!
除了武术拳谱之外,徐重光还打算填补各种物品,譬如药方,丹方等等,比如辟谷丹的丹方吧。
道藏中辟谷丹的丹方如下:贝母(去心),宿蒸饼,各为末,等分。火焙丸,梧桐子大。
又如长寿丹丹方:首乌二两,核桃三两,麦冬一两,熟地两半,故纸六钱,砂仁三钱,杜仲八钱,天冬一两,生姜三钱。
上药八味,共研细末,以猪脂半斤,何为丸。服一月强身健体,黑发延年,非他方药可比,每服三钱。
此外还有长含枣核方,入山终身不食方,住年方,五灵保真丹,补骨丹,助阳丹等等。
这些都是道家的不传之秘,虽然你在道藏中也能找到一些,但是正统道藏足足几十本大头书,除陈撄宁外,从来没有人能真正通读道藏。
像补骨丹,那是很多武师到了练骨阶段时都需要的助力。
拳法,武术家的心得,药谱,丹方甚至特质兵器等诸如此类。
这些是实打实的好处。
还有虚的名誉。
参照第一次国考前三名称号依次为国士、侠士、武士。
徐重光亦准备武士会的会员设置三等头衔,普通入会者皆为武士,完成多个任务即可获得侠士头衔与荣誉,最高为国士荣誉。
头衔不同,所兑换的各种奖励也能得到一定的折扣。
如果以后能让李大他们同意由赤色同盟会亲自颁布头衔与徽章,那就更好了。
许多武人不在乎这些拳谱丹方,但是就是在乎这种荣誉。
另外还要把中央国术馆废刊的《国术周刊》重新创办起来。
《国术周刊》是由南京中央国术馆创办的全国性武术专业刊物,于一九二九年创刊,终刊于一九三六年五月,共出版一百六十九期。
《国术周刊》对传统武术套路进行搜集、考证。
经它发表的拳术、器械套路有百余种,包括张之江等人编著《联珠刺枪术》、《新编练步拳图说》、胥以谦的《八极拳》等等。
七日之后,徐重光便准备离开佛山,他深吸了一口气,对着所有听了他这七日讲武的人说道:
“如今,风雨欲来,我辈武人,重整山河,为国就义的时候到了,我这就要启程动身,前往上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