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章 欲戴王冠(1 / 2)

加入书签

“可惜,数量有限。”

卫堂的思绪从两天前拉了回来,表情遗憾。

他又想起了叶欢当时对于黑石手雷产量问题的回答,答案是“能大量制作,但是目前产量有限,每天最多生产120个”。

“要不然的话,胜算还能再增加些。”

叶欢对此也没办法。

他不是不想多生产点手雷,但是黑石手雷的制作有两个技术难点,一是铁皮的制作,二是内外壳体的密闭性焊接。

其中,铁皮的制作如果靠铁匠人手锻打效率产量太低,要靠黑石机驱动的汽锤来锻打产量才能跟上,因此受到黑石机数量的限制。内外壳体的密闭性焊接则是非方士不可,受到方士数量的限制——云州虽然推行了新的修行方法,但是时间太短,还没一个新方士,都还在靠司天监的那几名方士。

叶欢也曾尝试过锡焊来代替一阳指法术焊,毕竟锡焊要求的温度低,普通人工也能达到,但是锡焊对于铁件的效果太差了,基本上焊不了。即使勉强焊上了,焊接牢固度也是差到离谱,内部反应生成的新物质会直接把焊件冲开,根本炸不了。

有这两者的限制存在,产量实在上不去。

“那目前你觉得胜算有几成?”叶欢追问道。

卫堂不答反问:“假设敌人于两日后到达,我们一共能有多少手雷?”

叶欢心中默算一下,给出了一个答案:“800左右。”

“八百……”卫堂稍一喃喃,也给出了一个答案:“两成胜算。”

按照卫堂的经验,这些文官对于打仗往往一窍不通。

他生怕叶欢以云州研究所的实验结果来推断战局,得出800手雷杀敌2400的荒谬结论,所以紧跟着又解释了起来:“虽然手雷在实验中可以一次杀伤好几个木头人,但是实战和木头人完全就是两码事。”

“为了减轻来自方士的杀伤力,现在一般都采用较为松散的阵型,这支大风寨的匪徒相信多半也会如此。而且他们人数远较我方为多,我方若固守云州,他们可能采取包三放一的方式来进攻,战线近一步拉长,更为松散。”

“他们没见过手雷,第一波手雷进攻应该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之后就不好说了。综合这两者情况,我觉得八百个手雷能杀死两百人就不错了,这是中距离战况阶段。”

卫堂说完手雷,又说到方士:“对方的方士数量是我方两倍,人数是三倍以上,弓箭手数量多半也比我方为多。在一开始的远距离战况阶段,他们会占据较大优势。”

“最后是近距离肉搏战阶段,这一方面我们人数远逊,虽有地利,但终究劣势更大。”

“战斗的三个阶段,我方两点劣势,一点优势,大概有三四成胜算。不过对方在最早的远距离阶段就占据了优势,很可能会取得气势上的优势,影响接下来的战局,所以我方胜算进一步降低,两成……差不多了。”

叶欢点点头,想起了另一个世界的某些数据。

在另一个世界中,手榴弹在正面战场上的实际杀敌效果随着年代的不同而变化,在两次大战期间,宏观数据层面大约是平均100个杀死1个敌人。当然,那是热武器战争,在这个冷兵器世界会有所提高。可偏偏这个世界又有方士的存在,相当于小半个热武器战争年代,战术也随之有一定的变化。

综合这些复杂的情况,叶欢也不知道究竟结果会是怎样。若是能如卫堂预估那般800个手雷杀敌200,他觉得还不错了。

“800个手雷杀敌200……若是能再在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杀敌200,或许能取胜。”叶欢喃喃自语。

卫堂则是一怔,看向叶欢的表情又有所不同了——这位叶知州对于打仗也懂一些?

要是一般文官,多半会认为全歼敌人、或至少杀敌大半才能取胜,但实际战场上,能杀敌两成就足以击溃一支队伍、取得胜利了。对于这支人数大约在一千五百人左右的大风寨土匪,那就是正面杀掉他们三百多人,基本就能胜利了,这也就是所谓的士气。

但是同理,云州方面要是死伤个一百多人,那基本也就输了。当然,这是理论情况,实际战场情况更加复杂。

“确实,”卫堂点头,“所以关键是顶住第一波远距离接触,要是能顶住,士气不崩,进入到手雷阶段,那就还有胜算。”

叶欢问:“那对此卫指挥你有什么建议?”

卫堂伸手在地图上比划起来:“云州目前无城墙,只能以营地为中心,缩小战圈,四周建设土石堆,辅以车辆木料等物,建设防御工事,防御弓箭和法术。内部多储存粮食淡水,以防敌人围而不打。”

叶欢看着地图,默想一阵,开口了:“卫指挥,我有一个想法,你听听如何。”

“我觉得我们可以挖掘战壕,也就是一条深沟,战壕靠外一侧的底部再往内挖,人藏身其中,相当于是化大地为防御工事。另再派一些人实时观察,待敌人一进入中距离,就扔手雷,手雷不像弓箭,只要稍一探头测定方位距离,站在沟里不露面一样能扔。”

卫堂听完,若有所思起来,随着思索,眼睛也逐渐亮了:若是平日里,挖战壕这么一个构想在他看来简直就是狗屁不通——这样固然能够一定程度上防御方士和弓箭了,大地也比临时堆建的那些东西要坚固,但是最终还是要近距离肉搏战的,届时被人居高临下,简直就是自己坑自己。

但是对于目前的云州来说,具体情况又有点不一样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