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 科举也需要发展(2 / 2)
谷湪 如果我们墨守成规,不及时改变科举规则,为大明选取又或者造就合适的人才,大明又怎么不断发展下去呢?
难道,不断倒退着发展吗?“
呃,这话说的。
徐光启尴尬的道:“皇上,微臣只是担心这科举的规矩变来变去读书人会受不了而已。”
泰昌淡淡的道:“这个没什么好担心的,谁受不了那是他们自身的问题。
科举本来就是为了选材,如果不能适应科举的发展或者说大明的发展,被淘汰了,那就证明他们本身就不行,这能怨别人吗?
朕还是那句话,我们没必要迁就读书人。
反正想金榜题名的人多得是,我们还怕找不到合适的官员吗?”
好吧,这个的确,想金榜题名的读书人多了去了。
反正录取的人数差不多是固定的,不会多多少也不会少多少,谁适应不了新规矩,被淘汰了,那真怨不得别人。
徐光启其实也不是有意跟泰昌唱反调,只是他作为内阁首辅不能尸位素餐,什么都不说也什么都不干。
每次当皇上说出的话有可能有欠考虑的时候,他都都得代表一众官员出来提醒一下皇上,以免皇上因为考虑不周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泰昌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每次他都是耐心的解释,并没有发脾气训斥人家。
徐光启稍稍看了看其他人,感觉大家都没什么意见了,这才郑重的道:“皇上英明,那这次科举我们要怎么改呢?”
其实,科举很多东西早就要改了,只是泰昌一直在外征战,没空来考虑这些事而已。
他想了想,随即郑重道:“不是这次我们要改什么,而是我们要想想怎么系统的改进,让科举更适合大明的发展。”
行吧,您是皇上,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徐光启只能微微点头,以示理解了。
泰昌又仔细想了想,随即郑重道:“比如这考试的内容,也就是读书人所学习的东西,我们就要想办法不断改进。
比如文科,《四书五经》你们肯定都熟,里面的内容肯定也不是全部必须深研的,有些无关紧要的,你们可以摘出来,直接规定,这些不考,考生也只需看看就行了,无需深研。
这样一来,读书人就不会因为钻研这些没用的东西而变成书呆子了。
我们也可以让读书人学点更有用的东西了。
比如《孙子兵法》和《资治通鉴》这些有实际意义和借鉴意义的书,朕感觉这个就可以加进去,规定文科必考。
当然,还有些其他的,你们可以根据发展的需要自己去商讨,商定了之后跟朕说一下就行了。“
我的天,读书人学习的东西都要改啊!
一众朝廷重臣闻言,皆露出吃惊之色。
不过,他们还是没吭气。
毕竟,皇上说的也有道理,《四书五经》也不是什么都必须深研,有些东西真的只需看看就行了。
如果把那些不必深研的东西摘出来,读书人就轻松多了,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其他有用的东西了。
他们并不是读死书的腐儒,这些他们还是能理解的。
泰昌紧接着继续道:“比如理科的教程,这会儿就有点少。
这次再取一批理科人才之后,你们帮手也多了,应该也能挤出那么一点时间来了。
如果可能的话,你们可以考虑编写一些教程,把自己所掌握的东西传授开来,让大明更多一些像你们这样的理科人才。“
这是好事,如果能编出教程来让人学习,那简直就是流荒百世的大好事。
徐光启和毕懋康等人闻言都已经有点跃跃欲试了。
王徵却是小心的问道:“皇上,蒸汽机床和轮船什么的,这些也可以编出来教授下去吗?”
呃,这个。
泰昌想了想,随即微微摇头道:“这些可以先编撰出来,教授具体负责的官员,至于当成教程,还是先等等,等欧陆各国也研制出来这些东西了再说吧。
你们编写教程的时候也要注意,把基础性的东西和具体的钻研成果分开来编写。
基础性的东西可以先教授下去,具体的钻研成果,那就只能先教授选拔上来的官员。”
好吧。
王徵只能略带遗憾的摇头道:“微臣明白了。”
他掌握的东西好像还都不能教授开来,如果把什么蒸汽机,蒸汽机床,轮船等等相关的书籍发放下去,但凡被欧陆各国偷去一套,人家估计很快就能把这些东西全做出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