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0章 又见太真妃(1 / 2)

加入书签

崔蒲听得这话,不喜反忧。

“大和尚你没看错吧?我家这个傻娘子,以后真会有大造化?”

“出家人不打诳语,这是小娘子的面相告诉贫僧的。”鉴真法师道,“小娘子这个面相,便是所谓的万事不愁、凡事逢凶化吉之相。即便遇事反应慢了些,性子也不如她兄姐机灵讨喜,但她命中带贵,注定不凡。以后她自会遇到贵人,使得自己贵上加贵。”

还好还好,只是万事不愁,逢凶化吉。崔蒲拍拍胸口。

好歹这大和尚没说什么小娘子聪慧过人之类的话,不然他肯定抽他!

不过,她的女儿嘛,有了自己这些年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基础,要是还能有所忧愁,那才奇了怪了!而且,贵上加贵这一说更是玄而又玄,毕竟谁不知道他们博陵崔氏的名号已经够显贵了,以后和小娘子来往的也必定都是贵人。贵人和贵人在一起,合作愉快的话,怎么可能不贵上加贵?而且自己的这个傻女儿哟,他必然是会帮她把一切都给安排好的。

这大和尚这么说,估计是想锦上添花,说几句吉利话讨个好彩头罢了。

崔蒲点点头:“既然如此,那我就等着看她以后有什么大造化了。”

鉴真法师见他不信,却也没有多言,只道:“贫僧从不说虚话。今日的箴言,日后必定会应验,你们只管等着看就是了。”

不等着看,还能怎么样?你这个大和尚马上都要往东瀛去了。等你到了那个鬼地方,我就算发现你说的不对,总不能也杀去那个地方找你的麻烦吧?崔蒲暗道。

慕皎皎一看他面色不善,赶紧把他给推到一边,自己则上前对鉴真法师笑道:“他就是这个脾气,您别和他一般见识。”

“无妨。崔刺史一直都是这样的,贫僧早就习惯了。”鉴真法师不以为意的笑道。

也亏得是他脾气好,不和崔蒲多计较。不然,就崔蒲现在这表现,鉴真法师在广州的信众一人一脚就能把他给活活踩死了!

慕皎皎无力摇头,连忙便将人都领进后院去。

为了欢迎鉴真法师一行人的到来,她们早一个月就开始修整院子,也从三日前就开始茹素。慕皎皎还在鉴真法师暂住的院子里安置了一个佛堂,鉴真法师对这一系列安排十分的满意,又连连道谢不提。

当天晚上,他就开始给小娘子诵经祈福。

一连诵经三日,才算完事。然后,他又开始往岭南各地开坛讲法,一日都不得闲。

而在这些日子,鉴真法师的弟子们也没有闲着。他们此次前往东瀛,除了传播佛法外,也带了不少药材、种子、书籍等物,这些都是东瀛那边稀缺的。所以抵达广州后不久,他们有的跟随鉴真法师四处讲法,有的便开始抓紧时间向慕皎皎讨教医术,和慕皎皎的徒弟徒孙们交流心得。

崔蒲则着手命人给他们准备出海的船只,以及一系列海上需要的东西。

一转眼,天宝元年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年年初,长安那边来了消息——崔蒲兄长崔葏的嫡长子要成亲了!

崔家的承重孙也要娶妻生子了。此乃大事,崔蒲和慕皎皎就算再忙也必须有所表示。只是眼下,崔蒲肯定抽不开身回长安去,那就只有慕皎皎去了。

自从收到信后,崔蒲就赖在慕皎皎身边,死活不肯放手了。

慕皎皎好生无奈。“有本事,你给长安那边去信一封,告诉他们咱们谁都不回去?”

“我没这个本事。”崔蒲老实摇头。

而且,自己兄长的儿子成亲,这么天大的喜事他们家必然是要去凑个热闹的。好歹这些年他和崔葏的关系维持得不错,郑氏和慕皎皎妯娌俩往来不断,崔葏的长子崔林这些年也时常给他来信,还经常从长安给大娘子他们捎来吃的玩的,这个长兄的职责真是做到无可指摘。他们要是不派个人回去有所表示,那真是对不起崔葏一家子的厚待。

“所以,你就乖乖待在这里吧!我本也只是回去参加个婚礼,婚礼完毕就回来了,来回最多三四个月,我不在这里的日子你乖乖的给鉴真法师他们做事,不许再和人闹别扭,也千万别闹事,知道了吗?”慕皎皎拍着他的脑袋语重心长的强调。

崔蒲好不乐意的撇嘴。“你怎么教训我跟教训儿子似的?”

你比儿子还不如呢!大郎君兄弟俩可比你省事多了!

慕皎皎心里想着,便道:“这一次我把大娘子和大郎君都留下来,我带二郎君和小娘子回去好了。”

“他们俩这么小,你路上多辛苦?还是带大娘子和大郎君去吧!”崔蒲道。

“二郎君没多大就离开长安,现在对那里肯定都没多少印象了。小娘子更是连长安都没有回去过,我总得带他们回去看看,认认亲戚。至于大娘子和大郎君……这两个孩子我觉得还是留在广州比较好。”慕皎皎欲言又止。

不是她不想带,而是这两个孩子的破坏力实在是太强了!现在他们在广州都好几次差点把刺史府给掀翻了。

这次又是崔家办喜事,她可不希望这姐弟俩联起手来又闹出什么事来,生生的把大好的婚事给毁了。

“既然你都已经做出决定了,那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崔蒲耷拉下脑袋,便又拼命往她怀里钻去,“可是娘子,我就是舍不得你。现在只要一想到你要离开我,以后我都天天晚上要一个人睡觉,我这心就开始痛了!”

“你给我够了啊!”慕皎皎真是无力。

崔蒲哼哼几声,就是抱着她不放手。

但他再不舍,慕皎皎还是很快收拾好了东西,带着二郎君和小娘子一道往长安去了。

这次为了赶时间,他们直接坐了车,一路急赶慢赶,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便回到了长安。

此次一别,竟然已经足足五年了。

慕皎皎带着孩子们回到崔家,便发现府上变化极大。崔阁老和崔夫人都老了,崔葏和郑氏都沉稳沧桑了不少,家中的小辈也长成了。一溜孩子站在跟前,有志一同的对她请安问好,这种儿孙满堂的感觉真是让人老怀甚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