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骨瓷的实验性烧制(1 / 2)
在胡迪克离开赫鲁特城前往巴斯克捕鲸点的时候,奥拉夫也得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老盖尔德带着六名烧陶匠离开赫鲁特城一个月后终于风尘仆仆的回来了,并且告诉奥拉夫,他们在文兰腹地正中的高原中发现了适合烧制陶器的黏土矿,在文兰的西南和西北的南北长岭山也都发现了黏土矿,这些黏土矿十分巨大,而且黏土质地不错。
奥拉夫在观看了他们取来的部分样品后发现这些都不是高岭土,有些和高岭土也就是观音土相似,但是大多有着类似碎玻璃渣子的粉尘,这让他脑中灵光一闪,想起了后世的加拿大就是有着世界第一的石棉矿,这些黏土十有八九是石棉矿的附属产品了。
石棉矿有很多作用,纺织、建筑等各方面都能用到,但是奥拉夫只知道后世的石棉瓦很不错,而且还要有水泥才能制作。
因为没有想到如何运用,所以奥拉夫暂时搁置开采石棉矿的念头,只是大手一挥,让老盖尔德带着自己的三十名男性私奴去开采黏土矿。
奥拉夫在哈达尔成立维京雷当时得到了桨首级别能分配的五十名私奴,他掌管两个阿塘,因此得到了一百名私奴,平时交给两个选出来的生产队长管理。
这次为了采集黏土矿,奥拉夫让老盖尔德挑了三十个最健壮的奴仆,当天下午,扛着铁锹铁铲等工具的奴隶在老盖尔德的带领下乘坐两艘维京长船离开了。
五天后,第一艘船在两名烧陶匠的带领下率先回来了,他们开采了满船的黏土,不过因为现在文兰的牲口少,奴隶还不如牛马珍惜,所以只能由奴隶们驮运,最终用了两天的时间才全部搬运到工厂内。
在第二船的黏土也运回赫鲁特城后,奥拉夫开始带着六名烧陶工匠制作陶器。
烧陶器要先建造烧窑,这个工作不需要奥拉夫参与,他只是在一旁观看工匠指挥学徒和奴隶利用石块和泥土建造三人多高的巨大窑洞,然后就搁置起来让它自然风干,接着再糊上一层泥。
一周后烧陶窑建好了,然后六名陶工亲自和泥、制坯、造型、花纹等,从头到尾亲自制作,只是在制作之余口述给学徒一些心得。
几日后第一炉陶器出炉,但是由于是新窑,出现了各方面的问题,制陶工们很不满意,便把陶器砸碎,然后继续加固火窑,烧制了第二窑陶器。
连续烧纸制了两窑残次品,直到堆积如山的木柴都用光了,第三窑陶器才达到了陶工们的要求,从硬度、品相上都足以上市销售了。
不过奥拉夫看了以后还是很不满意,这些陶器在生活中使用足够了,可是奥拉夫是想要烧制出能够销售的商品,可是这些陶器就算是装满船拉到欧洲也卖不了几磅金币,寻常阿拉伯的瓷器就能抵得上几十上百个陶器,要是远东来的瓷器更是能换一船陶器了。
奥拉夫自己不懂得烧制瓷器的技巧和知识,可是他知道如何烧制骨瓷。
实际历史中等到1794年就会有英国人发明骨瓷,这种在黏土中掺杂动物骨粉然后烧制的瓷器,是西方人为了模仿东方瓷器而研制的技术,在当时算是一种新颖的制瓷技术,然后一套晶莹剔透的骨瓷在当时就卖到了天价,基本上接近了远东而来的薄胎瓷等高档瓷器。
奥拉夫知道骨瓷就是普通黏土和高岭土以及骨粉混合后烧制的,第一次烧成陶器,然后上釉后烧制第二次就变成骨瓷了,只不过骨瓷在一百多年后新发明时的成功率极低。
奥拉夫只知道一些理论,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所遗漏,所以就把想法告诉了老盖尔德和六名烧陶匠,他们也是第一听说掺杂动物骨粉和白色的高岭土制作的陶器能够变成东方那美丽而昂贵的瓷器,这让他们都充满了干劲。
在制造了上千个陶罐、陶盆、陶碗等工具后,学徒们逐渐掌握了技巧,然后六名烧陶工每天有两人知道学徒制造陶器,其余人在山脚另外制造了一个小型窑洞,然后研究起骨瓷的烧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