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章 友邻无白丁(1 / 2)

加入书签

洪武六年,因鉴于科举效果并不理想,朱元璋下诏取消科举制度,改开历史倒车使用举荐制,结果发现朝堂之上很快派系林立、党争不断。

胡惟庸恨不得把自己老家的狗都推荐到宫里当看门犬。

于是在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重新下诏礼部,要求礼部再次勘核科举相应章程,并定于洪武十七年恢复科举制。

而明初时的科举,严格来说还不是八股文,形式上更贴近南宋科举的经义。

也就是说,还没有完全的沦落为束缚思想及思考能力的畸形科举。

也是因为科举制度的暂时性取消,曾泰才能以一介秀才身份直接做到户部尚书的大位之上。

当然话又说回来,皇帝想要提拔谁,和有没有科举制度倒也没什么关系。

“如果朱老大能一把将我提拔到内阁首辅的位置上,倒是好了。”

陈云甫傻呵呵的做着春秋大梦,反正也知道不可能实现,眼下更没有内阁,他这纯就是闲的慌。

实是自从出了宫,他就彻底闲了下来,整日无所事事,除了闷在这家中读书,就没了旁的事情。

至于像一些穿越的前辈学习,捣鼓出一些小玩意卖钱?

这个想法只在陈云甫脑子里闪过就被直接扼杀掉。

开玩笑,这个时代背景下,做官才是唯一的出路。

更何况朱元璋那道禁商的诏书还悬在天下人头上呢。

“对不事生产者,皆可捕杀之。”

朱元璋对商人有很大偏见,他陈云甫放着光明未来不去争取,转行经商来开罪朱元璋?

这不纯纯有那大病。

不敢‘胡作非为’的陈云甫踏实下来,每日只安心读书,直到一日玲儿来说,门外有客。

有客?

陈云甫眨眨眼,自己有哪门子的客。

带着疑惑,陈云甫一路行至大门处,便看到一个十七八岁年华的书生站着,手上还拎着两盒桂春坊的点心。

“兄台是?”

陈云甫不认识,遂开口问了一句。

来人含笑作揖道:“鄙人姓钱,单名易,就住在隔壁,家父上有下差,忝为国子监生员。”

一如之前所说,这里仁街住满了达官显贵,他陈云甫现在住的更是前吏部侍郎闫文的府邸,那自然而然,周邻也都是显赫。

国子监生员钱有差,这是个什么级别的官?

陈云甫搞不懂,不过是官就得重视,眼前这钱易就是官二代。

赶忙作揖还礼道:“原是钱兄台当面,快请进。”

这钱易也不客套,拎着点心就走了进来。

“初次拜访,也无甚给陈贤弟带的,便自家中取了两盒点心,还望贤弟不要见怪。”

“来就来,钱兄还带甚东西。”

嘴上说着客气,那边玲儿已经熟稔的上前来将点心接过。

钱易很是打量了玲儿两眼,眼里带着惊叹。

随后便很快收回目光,转而同陈云甫入内,边走边说道。

“前些日就听说有一位道明大师搬到这里来住,家父平素里亦好佛法,便想着前来拜访,只是碍于公务缠身无法动行,便委我来替。”

“钱生员实在太客气了。”

陈云甫连道不敢当,谦辞道:“初来乍到,本该是小弟我去拜会才是,只是小弟一介白身,不敢扰生员耳。”

“诶,贤弟此言差矣,大家都是邻居,如何因官白之身为阻。”

这钱易倒是个自来熟,一口一个贤弟叫的好生热情熟络,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钱易和陈云甫多年交情呢。

不过对钱易说的话,陈云甫是一个字都欠奉能信。

什么素好佛法,想来拜会,还不是看那日御前司大张旗鼓送来十几个宫女,心里便长了草。

陈云甫的身份并不难打听,钱家久住此地,必然和之前守门的老吴相熟,随便托人到应天府里一问,便也就知道他陈云甫的来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