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14章 看的还是写字的人(1 / 2)

加入书签

荀文不知道林轩连写两幅字的意思是什么,只感觉林轩是把他当猴在耍。

林轩放下纸,笑道:“初生的孩童懵懂无知,何来好坏之说?就好像白纸一样,上面的字写的是好是坏和白纸有什么关系?看的还是写字的人。”

善与恶本就为人性的两面。善恶都是人后天逐步教化、自省的结果。如果说善或恶都是人一出娘胎就具有的本性,难道这是遗传来的?这就成了变相的“血统论”观点。

人所能遗传的是生物物质和生物信息而非思想和道德。从人的生物本能看,人的最基本的需求是生存需求。

婴儿呱呱坠地起就会“贪婪地”吸吮母亲的母乳,不用传授,不用教育,一切都那么原始、自然。饱食而求生这就是生物体的本性的驱使。这不能称之为恶,却是人性的起点。

饱食→对剩余食物或财物的占有→贪婪掠夺荒淫无度无恶不作,这就是“恶”的发展线条。而饱食之余接受善意教育,抑恶扬善,学会分享,助人为乐,甚至舍己为人,这又是“善”的发展路径。

林轩的话,让在场许多人陷入了沉思。

他们中有的认可孟子的话,有的认可荀子的话,但是却从未去想过把两个人的思想综合起来看。

事实上这并不怪他们,这是独尊儒术导致儒家的发展有些病态。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为了让自己的学说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他们就会不断的去完善自己的学说。

而独尊儒术以后,不仅阻碍了其他思想的发展,也阻碍了儒家的思想。

一直到后世,儒家的主题思想和战国时期的思想差别并不大。

当然了,林轩并不是质疑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这种行为。

春秋属诸侯国大乱战时期,天下诸侯王为了称霸,必定需要改革,但是前人周王朝的衰败无法给改革提供太多参考资料,于是,各个诸侯王都在摸索中。

一个强大的国家,必定需要一套先进的意识形态进行指导,要建一套能够富国强兵、称霸天下的意识形态,就需要人才。各个诸侯国为了自己国家之强大,自然会广纳贤才,以期摸索出一套先进的意识形态,统一天下。时逢战乱时期,而指导国家之发展的意识形态尚在摸索中,诸侯王又求贤若渴,百家争鸣自然是大势所趋。

而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秦朝不过二世而亡,可见,法家之严刑峻法虽然适合统一天下,但是却不适合治理天下,以至于后来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便选择了与法家相比,相对擅长调和的儒家思想。通过将儒家定为主流思想,来教化天下百姓,维系国家之长治久安。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亦属大势所趋。王朝之稳定,有时候确实需要一个主流思想,而这个主流思想不能太霸道、太冰冷,如法家,也不能太温和、太随性,如道家,儒家刚好调和法家的冰冷与道家的随性,一方面缓和阶级矛盾,一方面又以教化维系社会安定。

所以,百家争鸣也好,独尊儒术也罢,只不过是当时社会环境下大势所趋的产物罢了。

事实上,不管是百家争鸣还是独尊儒术,都是有好有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