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就地化身大明使臣团(2 / 2)

加入书签

除了往来的汉人和乌斯藏商队之外,朱启也看到了许多西域来自阿拉伯世界的商队。

光是看到如此多的商队,朱启仿佛就看到了茫茫多的税收。

这光是收关税,都要收到钱包爆炸了。

但可惜的是,中国古代的关税,那是极其不规范的。

主要原因,就是关税和普通老百姓们教的税务是计算在一起的,或者说,叫做商税更加贴切一点。

古代的商税非常的简单,明朝洪武年间,只有一个货税。

就是不论是你是大明百姓,还是外来的商队,只要你的货物超过一定的价值,就三十抽一的交税。

然后就没了。

而就是如此低廉的商税,大部分时候,一大半都会落入地方官员的口袋,剩余的一大半,则是商队背后的既得利益者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给规避掉。

比如说,臭名昭著的功名在身不用交税的规矩。

再加上税务机关的职能混乱,户部官员专业水平堪忧等等种种原因加在一起。

古代的税务,一直都只能靠农税,也就是这个原因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那些说中国古代只能收农税,不能靠商业收税,因为中国是彻头彻尾的农业国家,那真的就是放屁了。

根据史料记载,在开辟新大陆航线之前,中国历朝历代的商业活动,占据到全世界商业活动份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还多。

宋朝时候,甚至占据到了70%以上。

也就是说,新航线之前,世界上每完成两起大宗商品的交易,有一起就发生在中国,或者说和中国有直接联系。

世界的经济中心,一直都在东方。

即便是新大陆开辟以后,在鸦片战争轰开国门之前,这个份额都保持在百分之三十。

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可以反驳这个观念。

那就是清朝经历了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为了让清朝能够有足够的钱归还债务,便派遣了一个叫做赫德的人,来指导清朝收取关税。

历史记载,直到乾隆五十九年,也就是1794年时候,海关国库收入才只有可怜巴巴的400万两。

而在英国人指导以后,国库海关收入呈现指数级的增长,占到了晚晴财政总收入的1/4到1/3份额的3500多万两!

清朝那时候难道不是农业国家吗?他不仅是农业国家,甚至都被锤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家了。

关税尚且能收的上来这么多。

你说明朝收不了关税?

那真的是胡扯蛋了。

但收关税也是有讲究的,首先一条,就是得吧税务部门单独从户部拎出来,然后搭配上专业的会计人员。

还要配备上专门的监察机构,最好是直属于皇帝的,比如锦衣卫什么的。

监察机构的人员,当然也是要有专业水准,也就是审计学。

而且这些机构,在地方上也要有设立的办事处,并且独立于地方政府部门。

这才是较为科学的政府收税职能。

像现在这样的户部一杆子拦下来,税收全靠地方。

那真是光贪污都给你贪的差不多了。

这也是朱元璋杀贪官污吏,却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连监管手段都谈不上专业,稍微动点手脚就能贪污,这些官员当然会贪啊。

所以啊,这世界上最不靠谱的事情,就是指望别人能够自觉。

朱启看着眼前的一幕,心有感触,心想着回头可以跟朱元璋好好讨论关税和税收的事情。

但想想这其中又是一个不小的工程,朱启又觉得头疼了起来。

刚到高昌,第一件事情自然是要找地方休息,然后去打探消息。

至于说卖掉货物什么的,那已经不是沈老四关心的事情了。

这时候还做什么生意啊,牢牢抱住辽王殿下的大腿,将辽王殿下的安全保护周全,不比你跑一百次茶马古道都更有利润的生意?

沈老四看的很明确,所以将所有人都当做护卫,全方位保护辽王殿下的安全。

当然了,装装样子的事情还是要有的,万一辽王殿下改变了注意,想要回去了呢?

他们还得买马骡,装作是返回的马帮才可以呢。

沈老四安排好了一切,朱启便让他们去打探消息了。

需要打探的只有一点,那就是去看看最近在禅座那边,有没有什么宴会招待重要的客人之类的。

一般情况下,市场上面很多供给禅座的商家,都能通过近期的订单,来推断出是不是来了重要的客人了。

这并不是什么多困难的事情,更别提禅座里面,很可能有很多大舌头,爱炫耀,等等这些管不住嘴巴的人了。

沈老四很快就亲自带着人,利用沈家的名头去打探情报了。

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吓一跳,还真的就和辽王殿下所说的一样,近期在禅坐里面,还真的来了一帮很重要的客人。

而这些客人也不是别人,正是北元来的使臣们。

但这些使臣们来的目的,沈老四就不太清楚了,这也不是光靠打听能打探出来的消息了。

毕竟佛宝国师也不可能把这些事情到处乱说的。

而朱启算算时间,再一推测,就知道这些人,肯定是奉了王保保或者北元梁王的命令过来的。

毕竟刘伯温给北元梁王写的信件,这都快两个月过去了,消息飞的再慢,这时候月该有结果了。

多半是王保保派过来的使臣团,要来安抚佛宝国师的呢。

了解到这些情报之后,接下来就是要确定该怎么行动的事情了。

朱启深思熟虑了一阵,做了一个大胆而且冒险的决定。

既然北元都来了使臣,大明这边为啥不能来使臣呢?

自己这个辽王,可不就是总督西南边防之事,派遣一个使臣团去和乌斯藏的佛宝国师接触,一来合情合理。

二来让北元使臣团们撞个正着,正好加深反间计啊!

让佛宝国师,早日放弃掉摇摆的想法,一心跟着咱们大明混,那才是硬道理。

朱启决定下来之后,说干就干,将此事与沈老四他们一说。

沈老四立马拍胸脯就说了,纵使有千万危险,但如果能够为大明效力,万死不辞啊!

朱启很感动,谁说商人都没有爱国情怀的,那只是少数的黑心商人罢了。

大部分的汉人,这时候都绝对爱国的,你看沈老四就很爱国。

那沈老四能不爱国吗,先不说辽王殿下先前表现出来的神奇之处,那葛尔卡玛直接就放人了。

就算是指望着辽王殿下以后当自己沈家的靠山,这时候都要想尽办法的巴结辽王殿下才是啊。

两国交战尚且不斩来使,更何况现在乌斯藏和大明都还没开战呢,假扮成使臣团,去和佛宝国师接触,也不一定有生命危险的。

一群人准备妥当,便带着朱启写的信件,跟着就去佛宝国师的禅座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