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1章 值得追随(1 / 2)

加入书签

下午四点半,杨晓峰带上笔和小本,在旁人艳羡地目光中,匆匆赶往京城西郊的宏速公司中青培训班。

去年冬天,赵宏图被免去了颐兴食品厂厂长职务,被升了一级。

陈继先先代任厂长,一个月后转正。

一开始,还按照赵宏图当初制定的道路走下去,厂子红红火火的。

可没多久,陈继先的老毛病又犯了,开始想方设法地独揽大权,干啥事,都要亲自指挥。

厂里的干部,肯定非常不乐意。

但架不住陈继先手段高明,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活学活用,硬是是把所有权利集中到了自己手上。

没有诸葛亮的本事,但却染上了诸葛亮亲力亲为的习性,诸葛亮是二十大板以上的处罚都要亲自过问,陈继先是二十块以上的开销,都要亲自过目签字才行。

这么一折腾,大家的积极性大减。

厂里的效益,开始急剧下降。

上面空降下来的接任宁先见的副厂长、杨建业、王小军等人,也不是省油的灯,集体反攻,把杨继先给弄走了,也被升了一级。

杨继先一走,厂里没有能完全掌控大局的人,开始陷入内斗。

效益更是急剧变坏。

区里领导坐不住了,来厂里开展调研。

接任宁先见的副厂长这时候站了出来,毛遂自荐承包厂子。

当众承诺,他承包后,利润翻番。

1985年7月26日,新华社发表长篇通讯《时刻想着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好厂长马胜力》。

伴随着政策的助力,很快,全国掀起了向马胜力同志学习的热潮。

声名鹊起的马胜力奔波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做了不下300场报告,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改革先锋。

他提出的“三十六计”“七十二变”国企改革思路,也被广泛地应用到企业管理当中。

马胜力成了改革精神的化身,造纸厂甚至专程安排他去医院做了牙齿矫正,把外突的门牙勒了回去,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代表改革的形象”。

接任宁先见的副厂长这番表态,正好赶上了这个风口,在路线和方向上,是再正确不过的,敢于任事,上面一讨论,立马同意了。

他承包后,颐兴食品厂的效益确实见好了。

但是这种改革也是艰难的,它要打破多年形成的“大锅饭”、“铁饭碗”,会触动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大家以前不管什么差,干多干少一个样,都是大体一样工资。

可承包包干后,效益见好,对一部分人是好事,毕竟承包上了,赚了大钱。

对另一部分人来说,不说赚钱,可能工资比以前还少了,这不就有矛盾了。

车间工人杨洪波、普通女工马桂梅、杨晓峰,都从颐兴食品厂主动辞职了。

赵宏图在位的时候,给杨洪波发了一大笔奖金三千块,马桂梅更是奖励一套价值一万多块的房子和一千块现金。

可这笔奖励,在陈继先上位后,象征性的收回去了一部分。

厂里之前很多人,可是极为羡慕嫉妒,现在奖励被收回,很多人开始风言风语。

新厂长上位后,迫于舆论压力,又收回了他们绝大部分奖金。

他们两个人,每人给象征性的奖励了两三百元。

要放在以前,他们估计会极为兴奋,毕竟是好几个月的工资。

但拿到大笔奖金,被收回去绝大部分,只剩下这么一点,心里的落差,可想而知。

这种感觉,极为不好受。

在厂里是没法呆了,于是选择离职。

而至于杨晓峰,这人,当初赵宏图在位的时候,是反对赵宏图最为激烈的。

甚至因为反对考核,组织过人,围堵厂领导。

被赵宏图一顿收拾后,不服气。觉得赵宏图在厂子里的改革,也就是广告做的好,销量好。

赵宏图做的好,他觉得自己也行。

于是,每天坚持看广告,不管是电视广告还是报纸广告。看了广告之后,分析别人的广告策略,暗自琢磨心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