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钱的去向(1 / 2)
“皇爷,我能否问问,”思忖再三,李云棠还是开了口,“内帑之中,还剩多少银子?”
被这么一问,小皇帝先是一愣,而后磕磕巴巴地回道:
“不到……不到五百万两罢。”
五百万两?
有五百万两你会那副表情?
李云棠自然是一点也不信,起身探过去半个身子,眼睛紧紧地盯着小皇帝俏生生的侧颊,继续问道:
“皇爷能说地具体点么,这范围也太过笼统了……”
小皇帝没好气地瞥了一眼,伸出一手推开李云棠,暗恼其非要点破了此事,弄得自己有些没面子。
但最后,她还是吐露了真实的数字:“具体是……九十三万两。”
乍一听,李云棠还觉得这数字不算小,起码够支付捧辰、拱圣、羽林三卫半年的军饷,可他转念一想后,却发觉不是那么回事。
内帑里面的钱,肯定不能全用作军饷,宫中宫女太监的月钱,先帝后妃们的月例,以及皇城内日常的吃穿用度,哪个不得花银子。
还有紫禁城内的楼阁屋舍,时间久了,得出钱修缮维护;逢年过节之时,对下面的宫女太监,也需要给些额外的赏赐。
更不必说,过些日子为老皇爷出殡,以及更后面的皇帝大婚,开销更是不会小;户部能拿出的多少银子来撑场面,尚是一个未知数。
一桩桩一件件事情罗列下来,花钱的地方可着实不少。
就凭小皇帝手中那不到一百万两的银子,怕是三四个月,就要消耗一空;能不能捱过今年,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不过,李云棠还是颇为疑惑,远的不说,就在去年,老皇帝为庆贺新政功绩,宴赏群臣,一次便撒出去几十万两银子,异常地阔气。
再怎么没钱,也不至于才过了一年,小皇帝手里的银子,就如此捉襟见肘。
李云棠正想发问,小皇帝也不再藏着掖着,一股脑地吐起了苦水:
“就这,其中的六十万两,还是典礼纪查司从户部预支的明年用度......
国朝虽然岁入近五千万两,但是花销也异常巨大;经制兵军饷、维持各都司卫所的费用、官员俸禄、兴修水利、供养宗室,一样样算下来,本就没什么结余。”
李云棠微微颔首,小皇帝说的事情,他也知道:
军饷、官员俸禄、兴修水利的钱,分别关系着国家国防安全、政局稳定、以及百姓生存;自然是不能省的。
至于对宗室的供养,吸取前明的教训后,大汉在宗室待遇上,予以了巨大的削减。
就拿世袭罔替的亲王之爵来说,太祖皇帝生有八子,长子与次子殁于战事,三子李润兴承嗣大统,是为襄皇帝,余子皆封为亲王。
除这五位之外,其余历代皇帝封赐皇子,都只能用流爵,即降一等承袭的爵位。
而宗室爵不同于军功爵,总共只有王、公、侯三等,皇帝的嫡长子为太子,余子封亲王或郡王,王的嫡长子降一等袭公爵,其余诸子封侯爵,公爵嫡长子降一等袭侯爵,其余诸子就是平民了。
也就是说,太祖的后代,运气足够差的话,到了玄孙辈(即四世孙,儿子为一世孙,这里的孙解释为后代),就是个平民了。
沦为平民的皇室后裔,所享受的经济待遇,仅仅是每年三石六斗大米,比大汉军士的禄米都要少一半,只能勉强保证不被饿死。
此外,皇室后裔还可以免费读三年私塾;意思倒是很明白:不肖子孙如果不是读书的材料,那就赶紧滚去自寻出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