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上架加更。李氏荣耀,一门双公。(2 / 2)
所以,大业六年十一月十日。
尚在月子中的女帝杨婵儿就收到了太上皇杨勇派人转来的这封李渊的奏章。看到这封奏章的时候,杨婵儿就彻底对自己的父皇死了心。心中那一点点父女之情也就随风而逝了。
要知道,这女帝好歹也是做了快七年的皇帝了。这里面杨勇藏的什么弯弯绕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其实李渊的这个反应,早就在女帝和李睿的预计之中,只不过女帝没想到李渊发动的时间比自己夫妻两人预计的还要晚十几天。
应对效率的降低,这说明了什么?
只能说明李渊的麾下能人的确不多了。看来这李世民的离去不仅仅是让李渊损失一个儿子那么简单,而是损失了一批只愿意跟随李世民的人才和势力啊。
比如,李世民去世后,洛阳长孙家就中断了和唐国公府的来往。这倒不是长孙家嗅到了女帝剪除唐国公的意图,而是在长孙家看来,这太原李氏也只有李世民可堪造就。
一旦丧失了李世民这个未来的潜力人才,长孙家是不看好李家的未来前途的,自然也就疏远了和李家的关系。
诚然,这长孙家疏远李家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原本两家准备联姻的事情告吹了。
也不知道长孙无垢回府后是如何操作的。大业六年十月底,长孙家现任家主长孙晟亲自到黑山庄,求见女帝。两人在女帝的书房中谈了仅仅盏茶时间,就敲定了长孙无垢和李睿的婚事。
因为女帝这一正妻的身份无可动摇,而长孙家确实也是宁可倒贴进整个家族的忠诚也要嫁女儿给李睿,这么一来,获得长孙家效忠的女帝也不好意思太亏待长孙无垢。
于是,李睿除了正妻女帝杨婵儿以外,又多了一个平妻长孙无垢。
并且女帝和长孙晟就代表了双方的家长商量决定,在十一月中下旬,女帝出了月子以后,就办李睿和长孙无垢的婚礼。
至于那卫三娘和柳琼花,女帝肯让李睿接纳她们就是天恩了,自然不会办什么婚礼。到时候,选个好日子,一乘小轿抬到黑山庄的庄主府里也就完事。你一个妾室还想明媒正娶?没那个规矩。
至于,进了府以后,李睿愿意在她们自己屋子里搞个什么拜天地的仪式什么的,那都无所谓了。反正纳妾是无需广邀来宾,惊动外人的。
在杨勇对李渊使出这招求讨封赏的计策束手无策的时候,早就有所预案的女帝和李睿确实觉得,这是李世民战死后李渊所能做出最乐观的反应和举措。
和杨勇分析的不一样,李睿引导女帝做出的分析是,李渊因为对自己手头的现有实力和战争潜力的评估不足,才会做出如此妥协的要求。
其实李世民的战死,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证据来证明是意外还是故意,因为这都毫无意义,毕竟人已经不在了。
远征军各路进攻靺鞨的大军基本就没碰到过什么大的损失。连士卒牺牲的人数都不多,可唯独在战争初期,这行军总管却战死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蹊跷的事情。
事出反常必有妖,根本无需多说、多想,这就一定是当今朝廷在搞鬼。这幸亏是李渊沉得住气,先还要来个讨赏的奏章试探一下朝廷的态度,要是李睿碰到这种事情,肯定是直接、马上就反了朝廷。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李睿回头看看,他认识的很多人中,最后选择平淡一辈子的人占了绝大多数。人只有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才能有机会谈其他问题。所以这平静淡薄的生活,才是李睿向往的理想状态。
不过向往归向往,眼前的麻烦总是要先解决才好的。
大业六年十一月二十日。
大隋女帝做完月子后第一天亲政,就下诏书嘉奖太原李氏。追封李世民为赵国公,其子李承乾袭爵位为赵县候。
也就是说,该给李世民的身后荣光,女帝一点都没吝啬,大方的给了太原李氏一门双公的恩赐。但却又不受李渊的要挟,给李世民的儿子一个县侯的爵位。
这封县候可是有讲究,这县候可不是世袭的,下一代爵位就自动下降一档为县伯,要是没有为大隋建功立业,几代下来,这爵位就没有了。
这种处置既给了太原李氏面子,又不失皇家体面。
女帝这一下,让准备发飙的李渊和杨勇都蔫了。杨婵儿实在是处理的让他们无话可说。
看着偃旗息鼓,老老实实为大隋守边的太原李氏,杨勇不由得怅然若失,自己的女儿已经在政治上越来越成熟。
br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