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离经叛道,学说之争(1 / 2)
在这个世界,知和行是分开的。
正如王琰所说,知就是学圣人道理,行就是学好之后运用圣人道理。
这是大儒朱龁提出之后,便一直盛行了上千年的学说。
李青现在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定然会在文坛上引起震荡。
引发一场剧烈的学说之争。
甚至无数人会以此来抨击李青扭曲先贤的道理。
看着王琰满脸渴求的目光,李青摇了摇头道:
“自古以来,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知行本就不该分开理解。”
王琰闻言,细细琢磨。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他越琢磨,越发觉李青所言是正确的。
自古以来,就没有先学会养女儿,然后才让她出嫁。
女子出嫁,都是年纪到了,只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可。
与其余种种,皆无关系。
若知行分开理解,在将女儿嫁出去之前,还得学习如何教养女儿,使女儿达到出嫁标准才行。
一时之间,王琰放佛拨开了一缕迷雾。
更加兴奋的询问:“既然知行不可分开理解,敢问先生,何谓知行合一?”
李青道:“知是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知。是一个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是人的实际行为和道德践履。
一个人的外在行为,往往是受内在的思想支配,由衷向善向知的人,才有外在自发的善行。
知为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行没有界限,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你想一件事情的时候,或许你并没有去实施。但你思考的过程当中,实际上就是行动的开始,是行动的一部分。
同样,行动的过程,也是学习和思考的过程。
这便是知行合一。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不能分为两截。
你之前所迷茫的,便是知而不行。”
李青一番知行合一的理论,震耳发聩。
王琰越听越激动,到了最后甚至手舞足蹈了起来。
他已经感觉自己快要触摸到一条全新的儒家大道,兴奋的问道:“先生,致良知又作何解?”
李青道:“知而不行,是你的道德意识认为你应该去做某些事情,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得践行。
这违背了圣人道理,违背了道德理念。
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便不算领悟了圣人道理,你这么多年的圣贤书也算白读。
但在知而行的期间,也该有约束。
道德是人行为的标准,我们需要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
一切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便是良知的践履。
君子立于世间,当以道德约束自己,并践履道德。
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一念发动处即是行。
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便是摒弃克服一念不善。
念头不善而去行动,则道德不存,便不是知行合一。”
李青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理念缓缓道来。
他灵台文宫深处,那尊雕像左手上的书籍,也浮现出了一行行的文字。
“知行合一致良知。”
“知为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一念发动处即是行,发动处有不善,则克服不善之念头。”
“胸中不存一念不善。”
李青的声音仿佛融入天道当中。
九天之上,儒家大道浮现,在不断的在完善和壮大。
立德、立功、立言。
李青在这个世界上提出知行合一,便是立言。
知行合一契合儒家大道,得儒道认可。
只要李青将知行合一的学说传遍天下,教化世人,三不朽之一的立言则完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