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753章 打尼德兰人?我们弗朗机人一定帮帮场子(1 / 2)

加入书签

「这炮短时间是不是还不能上船?」

在回京师的路上,朱由校扭头看向身侧的张好古。

张好古微微躬身:「陛下明见,此炮还需改进。」

「这后膛炮是不错,就是气密性还差点,朕瞧见了那炮尾做的还有些问题,让学士和大匠们在想想。」朱由校说道。

寻常人看见这炮,可能只是觉得声音大,威力大,但朱由校本身就是个动手能力强的,他看的方面可多了。

从一旁拿起几个干果,朱由校慢慢吃着:「在试验场,朕没怎么说。毕竟这么短时间,学士和大匠们能打造出这等炮来,已经非常不易了。」

「这样一门炮造出来,得花多少银子?」

「不过既然有了思路,那接下来慢慢改就是了。」

「这门炮,朕看得出来是在弗朗机人传入大明的子母炮上改进来的,这后膛的立楔结构弄得不错,就是还差点意思。」

「就如同那艘八千吨的蒸汽大船,也有着一些缺陷,还是各方面都有问题,这才用上了这么大吨位。」

「不过这些问题都好解决,朝廷的工业发展和格物技术都在不断进步,这些问题,用不了多久就能全部解决了。「

张好古笑道:「正如陛下所言,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朝廷想解决,用不了多久也就解决了。「

朱由校忽然换了个话题:「这宫里待得久了,就是容易闷,朕打算去江南住一段日子,师父觉得如何啊?「

江南?

那是大明的南直隶,是大明的南京所在。

大明南北两京,两套行政班子,皇帝按理说去哪都一样。

但自从太宗皇帝迁都顺天以来,大明皇帝想要离开京师就很难了,毕竟京师是国本,一个皇帝,离开了自己的都城,离开了自己的皇宫,那么就意味着京师出现了漏洞,一些野心家可能就借机生事。

当然,这是寻常皇帝。

朱由校必然是不在此列的。

拿太宗皇帝来说,他老人家五征漠北,也没见内部出现什么乱子,不仅仅是仁宗皇帝帮着他处理政务的原因,更因为太宗皇帝的威望在那里,宵小根本不敢作乱。

如今朱由校想要离开京师去江南住一段时间,自然是没问题的,他有这个威望和资格,也有随心所欲的能力。

但,朱由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看出了张好古心中的疑惑,朱由校问道:「师父啊,你觉得太宗皇帝迁都顺天,是对是错?」

张好古毫不犹豫的说道:「陛下,以太宗皇帝当时的时局来看,迁都顺天是正确的。「

朱由校点点头:「是啊,以太宗皇帝当时的情况来看,迁都顺天是再正确不过的了。」

「应天是太祖留给建文帝的,不是留给太宗皇帝的。」

「应天那里,是建文帝的大本营,而太宗皇帝的大本营是顺天,更何况北方各部不断袭扰边关,无论是为了抵御鞑靼,还是其他,迁都顺天都是再正确不过的了。」

「但大明的经济中心,不在北边啊。」

「大明钱粮之地,精华之地,都在南方,应天府就是掌握南方的枢纽,朝廷自从迁移到顺天,南边就离朝廷越来越远了。」

「朕翻看档案发现,宣宗平了马哈木后,曾数次想迁回应天,最终都因各种问题而失败。

「大明的根在南边,如今草原之患平定,大明北方已无边患袭扰,而南方又值开海之际,朕打算去南边坐镇,也好把这两百多年来,离朝廷越走越远的南方士绅给拉回来。」

「南边十省之地,占据了大明精华近半还多,应天府,该修葺修葺了。

张好古不再说话,他知道,朱由校已经做出了决定。

是啊,大明两京二十四省都是他的,顺天府和应天府都是他家,他在哪住不一样?

更何况如今北方工业改革和新政推行已经全面覆盖,皇帝坐镇南方并无不可。

走出马车,朱由校站在围栏边伸了个懒腰:「回宫以后,朕会让魏伴伴去应天府看一看,哪里需要修葺,哪里需要改进的,都列个折子,朕直接拨款。」

「在南边宽宽心,走一走看一看,等辽东之患平了,朕就正式迁回应天,去告慰太祖皇帝在天之灵。「

江南是个好地方,应天府,六朝古都,虎踞龙盘之地,帝王紫气就从来没断过。

这里是朱家的大本营,是大明王朝的南京。

其实最适合居中统辖大明的,还是长安和洛阳,可惜懿文太子去陕西巡视新京建造情况回来后,因为伤寒病逝了。

失去了辛苦培养几十年的太子,太祖皇帝也没什么心情和精力去营建陕西了,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但不得不说,明初的陕西的确不错,风水好,而且没什么水土流失,士地肥沃,依旧是当年的八百里秦川沃土。

但如今的甘陕是不行了,虽然张好古一直在推动植树造林,巩固河堤,建造水渠等等方法来恢复植被,但眼下赶上小冰河期,等甘陕恢复过来还不知道要多久呢。

加上考虑到京师百万之众的粮食问题,把京师迁回应天府的确是个好主意。

应天府的位置比顺天府更有优势,这是毋庸置疑的。

朱由校有了这个心,张好古自然会去推动,毕竟要等到平了辽患才会正式迁都,眼下还有足够的时间去筹备和组织。

回到京师皇宫之中,朱由校下旨要巡视应天府,令司礼监禀笔兼掌印太监魏忠贤替天子视察应天府诸事,督皇城修葺。

这件事在京师没有引起什么大的波澜来。

毕竟朱由校这样执掌日月乾坤的皇帝,谁能阻拦他做事?

皇帝想视察应天府就让他去呗,大明皇帝想去他的南京看看,谁能阻止?朱由校又不是那些被文官忽悠瘸了的皇帝。

相对于顺天府的平平淡淡,应天府知道这个消息那可是无比的激动!

多少年了,大明皇帝终于要回来了!

哪怕只是回来看看,但万一被陛下瞧上了呢?

应天府的文武百官都踌躇满志的准备着,汪文言也在准备着。

相对于其他应天府的文武百官,汪文言这个江南总督知道的事情比他们多多了,例如汪文言收到了来自张好古的手谕,让其配合魏公公一切行动,督造皇城。

这张手谕中,最重要的就是那四个字,督造皇城。

大明的应天府有皇城,只是需要修葺而已。

皇帝巡视江南,只需要把皇城修葺一番能用即可,那么为什么张好古会用上督造这两个字呢?

汪文言愣了愣,他想明白了。

把手谕烧掉,汪文言露出了无比欣喜的笑容来。

皇帝巡视江南这个消息,除了应天府和顺天府有所动作外,其余的百姓更注重其他。

例如今天的肉价如何,今天的布匹什么价钱,娃娃们今天在学塾里学了什么新东西,士绅商贾们注意的更多一点,大明对红夷人的仗,打得怎么样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