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5章 啥是原则(1 / 2)

加入书签

说起保洁阿姨做营销倒有个真实案例,事情发生在泰山路店。

这天上午十点半,保洁阿姨正在店门外扫停车场上的落叶,一台轿车在门口停下,从车上下来四个人,打头的男的看了一眼店名见是阿巧,知道自己找错店了,便上前问保洁阿姨年初一饺子馆在哪?

保洁阿姨停下手里的活儿笑着说在对面,我领你们过去。男的问车停在这没事吧,阿姨说没事,可以停。然后便引着四人过马路到了年初一门口。

在这个过程中四个人还以为保洁阿姨是年初一的呢,要不然怎么能这么热情的领过来?但阿姨的一句话改变了他们的看法。

“这就是年初一,赶紧进吧。”阿姨说完转身往回走。

打头的男的见她往回走禁不住问:“你不是他家的?”

阿姨回过头微笑着说:“不是。”然后拿手指着对面的阿巧说:“我阿巧的。”

男的一愣怔,问:“你阿巧的咋还把我们送过来?”

阿姨笑了,说:“常有客人把我家看成他家,我总送。”

“噢,他家老板给你钱呀?”男的又问。

“不给呀,送个客人给啥钱,都对门邻居。”阿姨说完转身欲走,又回过头说了一句:“祝你们就餐愉快!”

这下把带头男的和其他三人感动了,带头男的一挥手,对保洁阿姨说:“不从他家吃了,走,上你家,必须的。”

厉害不,保洁阿姨的一个善意举动,一句发自内心的真诚祝福,不但营销了阿巧人的善良爱心,而且还留住了一桌客人,从此饭店多了一个忠诚主道。

当然,员工能做到这点和平日的培训与训练有关,最主要的是幸福指数高,把自己当成家里人了。话说回来如果只有培训而没幸福指数,拿员工当臭打工的,除了工资没福利,工资还不按时开,再吃得不好住的不行,员工不会这样,不把客人撵走就不错了。

管理到啥时候都是以人为本,把员工抬到主人的位置上才会有归属感,然后不断增加其幸福指数,让其没后顾之忧才会安心且主动工作。

要做到这点需要付出成本,任何精神的、物质的建设都建立的经济基础之上。

但作为一个管理者需要会计算,员工在被动工作时企业收回的只是成本,只有在主动工作时才会创造附加值,得到丰厚利润。

这笔账哪多哪少一目了然,不好做的是人的心胸。

华清来到炖菜档口,炖菜师傅正在切酸菜,水池子里冲着大骨头,案板上的盆子里泡着血肠。

“饭口一锅够不?”华清问。

“不够,得提前炖出一盆准备着。”炖菜师傅说。

“我看昨天的报表炖菜卖了五千多。”

“呵呵,那必须的,这个月肯定超额。”

“下个月任务再增加点儿。”

“别呀老大,我都熬一夏天加一秋天了,这刚好点-----晚上请你吃饭,韩吉家烤肉!把吴姐叫上。”

“滚——”

炖菜师傅也不恼,笑嘻嘻的继续做准备工作去了。

华清转过身往凉菜档口走,脑袋里想着刚才炖菜师傅说的那句“把吴姐叫上”。看来和吴敏的事大伙都知道了,只是不当他面说而已。

事情就是这样,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尤其男女关系这事,没有还望风捕影呢,何况还意意思思的。

话说起来这事也是巧合。

当初吴敏对象杜海鹏跳槽到年初一,吴敏因为这事和他黄了。这小子后来在年初一下岗,憋气窝火的来找吴敏,俩人差点动手打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