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六章 父亲转型做了农业技术员(2 / 2)

加入书签

太阳西下,夕阳照得乡间树木一片绯红,树荫遮盖的乡间小路上,满是树叶摇晃的影子,那一种氛围是有些绿的漂浮与黄金灿烂的感觉。那是父亲的黄金岁月。父亲戴着白色麦草帽,穿着兰色咔叽中山服,身材修长,脸色白净,手提公文包,神情沉稳而温和,从树影摇摆的乡间小路中走来。那是父亲周末回家的情形。

那时故河口改叫河口乡,成了人民公社。分做四个大队,一个大队管十或十多个小分队,一个大队人口几千,一个小队人口大约三四百。四个大队分别是天鹅,河口,沙口与千字头。

父亲踩着绿色摇摆的树影,是从某个大队部回来的,父亲已被提拔到荆州农学院进修结业了,成了名副其实的乡村技术指导骨干,果园技术指导,在乡下展开了他的农村技术的指导工作。人称父亲陈指导员。

父亲并未受过正规的农业科技教育,也没读过多少书,但父亲是唱过大戏的人,戏书读的多,且天生聪明,肯吃苦钻研,实践。父亲用炒熟的鸡屎当肥料,下了熟鸡屎粪的秧苗,长得特别好,快,壮,扯起来疼手,没有一根浪费。而未下鸡屎粪的谷秧苗,每扯过之后,水面都浮一层被扯断了的秧苗儿。青菲地覆盖水面,挺是浪费。

每年下秧苗的时节,父亲就要去他乡当技术指导。那时对于这样的工作有个专门的称呼:蹲点。每每一蹲点,就是一个季度。与唱戏一年四季不着家还是不同的。那时三姐不到两岁,鹿女与我还没投生,三姐是一九六八年生。父亲当指导员的几年,是姐们最感幸福的岁月。唱戏时。过年父亲鲜少在家的,不去唱戏了就得许多空闲。哪像唱戏,越是春节假期越是忙得不得落屋。忙得团年饭都来不及吃。除夕之夜也不得空,要唱戏给那些留在乡下过年的达官贵人听。父亲做了农业技术员,可好!起码多些时间跟家人孩子相处。

除夕之夜更是欢乐热闹。父亲在堂屋中间用土砖垒起一个大火坑,把堂屋地面扫得干干净净,将厕所陈年积下的大树兜,与剁成一捆捆的枯树枝丫,一起搬到堂屋来,放在火坑边。父亲将大树兜放进火坑,火坑底下放了诸多棉壳碎木,木朵花。用几个麻梗点燃了木朵花,加几根枯树枝,一起在火坑里烧!慢慢的将大树兜也燃起来,屋里便燃起了旺旺大火。一家人围着火坑,烤火,嗑瓜子,扯麻糖吃,年味浓浓。在火光的照射下,每个人脸映衬得通红,浮上了一层光。那是家人团聚的幸福之光。

母亲熬的麻糖怎么也扯不白,大家不喜欢吃。母亲把扯不白的黄色麻糖放在她嫁来的那对白色有鸟飞的眯壶子里装着。等到春节过完,春天来了,想拿出来吃时,只是拿不出来。

春天,气候温暖高阳,麻糖在眯壶子里融成了一块,怎么弄也弄不出来,想吃也吃不到,那个急得是满头大汗,恨不得将那小古董玩意子敲碎算了,真是后悔除夕之夜没吃完它们。这便是母亲的嫁妆小眯壶里藏着的故事。

年年阳光普照,开春之后,油菜花开的季节,同样的故事就发生。最终,小咪壶里的麻糖,到底怎么被吃掉的,我不晓得,姐们也从没说起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