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章 进入别人的灵魂(2 / 2)

加入书签

唐秦这个人肉背景板这场戏没有镜头,他就在盯着这位电影一姐呢。

她还真找到了王熙凤的感觉,一双灵动的眼睛真的可以摄人心魄,都说女人拥有一双单凤眼,便有了美丽聪慧的资本,一种独特的魅惑美。

刘晓庆携着陶慧敏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翻,又送回贾母身边坐下,张口就夸: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

说到动情处便用帕拭泪。

导演叫了停,初与电影一姐对戏,陶慧敏的压力太大了,这里演得太过,不自然,也不圆润。

再开拍时,林默予饰演的贾母就再责备起了王熙凤。

刘晓庆转眼间破涕为笑了,别说,这情绪收放自如。

“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这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的,把老祖宗也忘了,该打,该打。”

她又忙拉着陶慧敏的手嘘寒问暖:

“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别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也只管告诉我。”

“停。”

谢铁骊导演刚刚喊停,刘晓庆却已是笑着走过来,“怎么样,导演?”

“不错嘛,演出了那种凤辣子的气势,这打光也不错,嗯,光彩照人。”谢铁骊导演很满意,王洋厂长可惜半路离开了,刘晓庆就觉着不过瘾,“林老师,您觉着怎么样?”

“你本来就是庆辣子嘛。”林默予老太太的一句话,全场都笑了,也让刘晓庆喜笑颜开。

“唐秦,你,觉得,我还演得怎么样?”刘晓庆俏眉一吊,就走到了唐秦跟前。新笔趣阁

开拍前,她是放出话来的,今晚也想吃烤鸭,昨天那场戏,毕竟是唐秦演得最好。

谢导皱皱眉,你一个知名电影演员,跟一个小年轻计较什么?

可是这就是刘晓庆的性格。

“干脆说吧,小唐,你觉着我比她演得怎么样?”

这个她,不是指别人,就指邓洁。

当刘晓庆出演王熙凤的时候,邓婕已经出来了。

观众从来都“只记得第一,谁关心第二”?就算冲着明星的名气,进了影院,也难免升起对比之心。

刘晓庆作为已经红遍大江南北的电影明星,也想争个高下。

拍完一段戏,她都会问一句。

哦,众人就都不说话了,这架势,只能说好不能说坏啊。

“庆姐,我感觉不出新鲜感来……”

嗯?

刘晓庆柳眉倒竖,一屁股坐在了唐秦的边上,看这架势,今天不说出个子午卯酉来,她不会放过唐秦。

陶慧敏脸都白了,在片场,她还是第一次遇见这种事情。

这里是哪?北影啊,她和唐秦虽然是主角,可是仍然可以看作是外来户,强龙不压地头蛇,况且唐秦还不是强龙呢。

刘晓庆演技不好吗?

这是一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有一点,唐秦不可否认。她出演《红楼梦》时,已经有了十几年的电影表演经验,出演了大量优秀作品,也塑造了多个出彩角色。

无论是《小花》中的何翠姑,还是《瞧这一家子》中的张岚,抑或是《垂帘听政》中的慈禧太后,都被她演绎得活灵活现。

1987年还因在《芙蓉镇》中出演胡玉音,而荣获金鸡奖百花奖双料影后的称号。

作为80年代获得个人表演大奖次数最多的演员,唐秦也不能说她完全没有演技。

她是有演技的。只是比较套路化。

因为有表演经验,所以她在镜头前的诸多习惯,早已养成。哭的时候该怎么哭,笑的时候该怎么笑,似乎早已约定俗成。

这对于观众来说,她所扮演的王熙凤,缺了一点新鲜感。好像她会如何演,都在大家的意料之中。

其实,从这版王熙凤身上,唐秦既可以看到《垂帘听政》中慈禧太后的影子,也能够感受到《瞧这一家子》中张岚的存在。

所以,他前面也跟陶慧敏说了,有时候演员的演艺经历太丰富,也不一定就是好事。

“你就是你,她就是她,王熙凤也就是王熙凤,你进入了别人的身体,也进入了王熙凤的灵魂,还管邓洁做什么,邓洁是谁啊……”唐秦却并不打怵刘晓庆的目光。

哦,这就说得有意思了。

谢铁骊导演看看唐秦,这小伙子,身上有料!

“你的意思,是我心里存了杂念?”一姐就是一姐,刘晓庆突然笑着一拍茶几,“说得好,我就是我,我管别人做什么,我就是王熙凤!”

是啊,一个演员,一旦“心存杂念”,那么她又如何能一心一意地塑造人物呢?

“那我看来,你是盼着我们北影的红楼梦出彩?”刘晓庆脸上笑着,不再象刚才那样咄咄逼人,语气也柔和了许多。

“至少不能输给央视。”唐秦笑笑。

“你不是中华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的人吗?”刘晓庆柳眉一皱,“你到底是哪边的?”

唐秦笑了,“以前我是唐僧,现在我是贾宝玉。”

哦,这就好理解了,拍唐僧的时候,那是中央台的剧,他自然想那部剧出彩,现在他在拍贾宝玉,自然想红楼梦出彩。

这回答,没毛病!

陶慧敏捂着胸口暗舒一口气,林默予老太太望着自己的孙儿,这小伙子,越看越象是自己的嫡亲孙子!

“小唐,以后北影厂有什么事,你就找庆姐,”这一场拍完,唐秦正在卸妆,刘晓庆笑着走进来,“我给你出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