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三十章 迁都之意 下(1 / 2)

加入书签

永乐迁都这件事,在历史上也是很有争议的,争议的内容和文官们正反两派辩论的理由差不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至于武将们,态度出奇的一致,没什么心情搭理迁都的问题,在哪里住不是住?

“我个人倾向于第二个说法,北方长期被游牧民族统治,经济不如南方是很正常的,就是从经济结构来说,南方有丝绸、茶叶和瓷器,可谓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我们和西方交易的主要物资。”

“你们要记住,北方也是大明的组成部分,不能因为经济落后就忽略了发展的重要性,迁都,肯定会给财政带来很大的压力,在你们的意识里,可能是入不敷出的局面,但我不这么认为,事实证明,开海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迁都的难题,说解决也容易解决。”

“大明财政在洪武时期的收入,一年税赋征收的粮食,也就是一千多万两银子,随着永乐新政的推行,自从我推行商税以来,财政方面的收入大大增加,朝廷目前的收入,去年田赋折银就已经达到两千多万两,商税收取了一千多万两,后续会越来越多。”

“我这么说吧,最多再有五年时间,大明财政收入就能达到五千万两白银,十年内达到七千万两都是正常的,大明的商品大量的向外流通,外面特别是中西亚地区、欧洲地区还有南洋和日本,白银会疯狂的涌入到大明,财政方面是不存在困难的。”

“迁都北平府,朝廷的下一步就是彻底收编辽东地区的游牧民族,然后对关外实施大迁移,有了新粮种的支撑,温饱问题很容易解决。担心他们作乱,这个很好处理,他们打得过我们大明军队吗?”

“集中兵力对辽东地区梳理一遍,把游牧民族特别是女真族打散,把不服气的全给我迁移到西域搞开发,甚至迁移到中西亚地区,有西域兵团盯着呢,我就不信他们还能给我翻了天!”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赞同迁都北平,但是在西安建立陪都也是个选项,主要是以都城带动西部大开发,不管是应天府还是北平,距离西域都太远,实在不行就三都并立,把西安和应天府作为陪都,皇帝定期到陪都处理政务。”林潇宸说道。

在封建王朝时期,西安建都的地理位置最佳,北平府和金陵应天府,距离海边太近,不利于首都的防御,这个话题直到后世,也是争辩的很厉害,他赞同把西安作为封建王朝时期的都城,

《资治通鉴》中张良的叙述是: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西安就没有劣势吗?有,关中平原的面积太小,发展的潜力受到局限,南北物资的输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可林潇宸的出发点,是以京城带动西部的发展,这个出发点也决定着他把西安列为大明朝的陪都,其实就在洪武时期,洪武皇帝朱元璋派太子朱标挑选新都城的位置,朱标也是选择了西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