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2章 两军会师(1 / 2)

加入书签

因为男人血战到底,女人亦参与其中,造成了秦军一定的伤亡。

秦军凭借绝对优势兵力,在傍晚把县城所有角落都扫荡一遍,确保了没有任何反抗的人。

第二天经过统计,共斩杀敌人五千余人,秦军自损三千余人。

经此一战,盘踞在江东的项家家族势力彻底被肃清。

此后,秦军再一路南下,一路畅通无阻。

————————

赵佗军团分兵东进和南下,终于穿越陈郡抵达泗水郡。

九月十八,泗水郡北部,彭城西边。

数十万秦军云集在此。

今天,嬴子婴的心情很好,因为赵佗军团来了,抵达这里跟韩信军团会师。

他亲自率官员出来,迎接赵佗的到来,韩信和主要部将也来了。

午时,赵佗和主要部将们抵达。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佗和部将们齐齐拜见。

嬴子婴朗声道:“两军会师,收复了除彭城意外的楚地,把最大反贼项羽围困于彭城,大秦已取得了决心性胜利,刘邦、项羽的丧钟已经敲响了。”

“秦军威武!”

“秦军威武!”

“秦军威武!”

秦军的高呼声响彻云霄。

嬴子婴决定,两个军团军队合并,以韩信为主将、赵佗为副将。

为了剿灭两个叛徒,秦国起倾国之兵。

本来,韩信军团有六十五万,赵佗军团十余万,加起来有八十万。

但是,赵佗每收复一处地方,都要分兵驻守,确保对收复的楚地的有效掌控,这是皇帝给他的任务。

赵佗来到这里会师时,只剩下三万士兵。

前段时间,韩信又分出十几万士兵南征,就算秦军分兵各地,用于围困彭城的军队,仍然还有四十余万,已经绰绰有余了。

接下来,韩信发布命令,明天攻击彭城东边、泗水东岸的楚军,让彭城彻底成为孤城。

在彭城南门外的楚军已经被拔除,城外楚军只剩下泗水东岸的四万兵马,由项威率领。

这四万兵马并非仅面对北边的孟通所部,在南边,由程开率领的军队,在被收复的地方渡过泗水河,抵达了项威所部的后方,南北夹击。

在泗水两岸,秦军部署了许多投石车,日夜有士兵戒备,一旦发现楚军船只南下或北上,立即用投石车攻击。

秦军还不断伐木造船,部署在泗水河彭城水域南北地带,堵截楚军船只,防止项羽逃跑。

在重重围困之下,除非项羽会飞,要不然绝无逃跑的可能性。

九月二十日,孟通和程开所部行动了。

两军首先用三弓床弩攻击楚营,在弩箭的掩护下,派人逐步清理营寨外围的陷阱。

项威严令楚军死守。

但是,有绝对优势的秦军,攻击力非常强,逐步靠近营寨。

在彭城东城墙上,项羽和一些臣子们,在这里观看着东边的战斗,项羽根本无能为力,只能看项威的造化了。

项家的所有人,脸色都十分难看。

“该死的秦贼!”

“嬴子婴,项家的人就算化成厉鬼也不会放过你!”

“项威兄弟,我们一定会为你报仇!”

…………

项家的人在咬牙切齿。

陶舍、周殷等臣子们则面无表情,他们看着项家王朝的覆灭,不好再有难过,项羽不值得效忠,他们不希望为项家殉葬。

在项羽旁边的章邯,心中十分高兴,表情上没有表现出来。

自从项伯死后,由章邯继任右丞相,由项他升任左丞相。

在汜水河西岸瞭望台上,嬴子婴、韩信、赵佗、陈平、腾其等人在观战。

在泗水东岸,经过激烈战斗,秦军在付出一定代价之后,终于靠近了楚营。

项威亲自拿起惯用兵器,要跟秦军决一死战。

但是,秦军并没有冲入营寨,而是把营寨围起来。

韩信有令,要尽量减少伤亡。

营寨外围陷阱被清理后,投石车可推进至射程范围攻击营寨了。

孟通和程开,皆用投石车抛投震天雷、火球。

“爆爆爆….”

爆炸声不断响起,接连有震天雷在营寨内爆炸,楚军被炸死炸伤,营寨帐篷着火了,许多楚军被烧死。

陷入绝望的项威,想跟秦军近距离作战,想跟秦军同归于尽都无法做到。

这时候,一颗震天雷在他旁边落下。

随着“爆”的一声大响,项威被弹片射得面目全非,身受致命重伤。

在城墙上的项家子弟们,亲眼望见项威被炸中,悲痛起来。

项羽喃喃道:“项威兄弟,走好!不久后我会到下面陪你!”

普通楚兵们见到此情景,士气更受打击。

那些项家子弟兵却不一样,见到项威战死,对秦军更是憎恨,发誓要报仇。

泗水河西岸瞭望台,嬴子婴亲眼目睹着震天雷威力。

午后,攻击终于停止,楚营仍然被熊熊烈火燃烧着。

秦军们欢呼做胜利,子婴却高兴不起来。

今天被杀死的这些士兵,原本都是秦人,男人大量死亡,只会伤及华夏内部的元气,要不是项家叛贼,这些人原本都不用死,归根到底,罪恶之源还是项家。

要不是项家,东方五国其他反贼造反就不会成功,早就被章邯剿灭了。

随后,皇帝和臣子们回到营寨。

嬴子婴道:“我们是等彭城粮草耗尽再入城?还是攻城?朕想听听诸位的意见。”

陈平道:“陛下,数十万大军在此,若等待彭城粮草耗尽,我军粮草消耗甚多,若近期攻城,彭城固然能攻下,我军势必有大伤亡。若等到敌军粮草耗尽再攻城,等彭城粮草不多时,项羽必定优先供应给士兵、皇宫,首先会有许多百姓饿死。如何取舍,取决于陛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