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88 云涌(8)(1 / 2)

加入书签

这一次,女孩毫不掩饰眼中的仰慕和激赏——

“因为你的话、你这个人,永远都那么清朗皎然。”

眼前这个温润清朗的男人,从不因立场而偏私,公正客观地看待世事,不因自身是大宣的官员,就把河北视作万恶之源、作乱之本,一味替大宣挡着遮羞布。

而是不偏不倚地看待这场纷争,明了各方的出发点,也能为了避免百姓涂炭,亲身上阵止乱。

这种品质说来简单,身处其中却能清醒地做到这一点的,可称明睿君子。

如皓月当空,没有一丝阴霾。

如清风竹影,总是人间清韵。

她,真的好喜欢他这一点啊!这么干净澄澈、清醒真诚的一个人,世上哪里还有第二个?

崔元庭其实不是很理解,他陈述事实怎么会引来女孩的夸赞,但总归是欣喜的。

两人一路行着,就来到了东边的一处点将台。

灵府发现崔元庭双手摸着一块石碑,神情肃穆,便向那石碑看去。

见石碑背面有刻有文字,她接了崔元庭手中的灯笼一照,只见是一首五律诗。

“岧峣试一临,虏骑附城阴。

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

门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

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音。”

似乎是前代守城之将面临敌兵围困时所写,灵府不知其缘故,但看诗中展露的态度倒是从容不迫的坚定。

崔元庭的手指抚过那些银钩铁画的笔锋,声音愈发深沉顿挫。

“此乃前代镇守汴州的名将郑诩所留。”

“先和二年,契丹趁朝局内乱大举来犯,河东道节度使被俘投降,一时契丹势如破竹,只要攻下汴宋之地便可剑指京畿之地。”

“其时正值大宣皇权更迭,先皇统领南北禁军与岐王指挥的陇右大军两相对峙,此时河东道、河南道的大部分兵将也被调往京师,防守空虚,北方诸镇纷纷不敌,眼看契丹大军就要挥师而下。”

“然而就在这里,郑诩将军以三千军士与契丹上万铁蹄周旋,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亲身驰骑决战,身上被创无数,但仍然力战退敌,这一守就是数月。”

“郑诩一边死守汴州,一边招募周围丁勇补充兵员,奈何朝廷援军迟迟不到,城内物质告罄,将士们连树皮都啃光了。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郑将军屡出奇计,数次退敌。”

“这时,朝廷也终于腾出手来管这档子了,可诡异的是,朝中派来的许术冀、尚翰驻军到了郑州,却持观望态度,不肯救汴州之围……最终,郑将军兵员耗尽终被俘,却宁死不降,最终遇害于城下。”

说完,崔元庭陷入了长长的沉默。

二十八年前的这场旷世之战,其中精妙艰险、可歌可泣之处,绝非他刚刚的寥寥数语便能概括。

少时听闻此节,心中澎湃激烈处,恨不得亲身上阵,与郑诩将军一同杀敌守土,方不枉一腔慷慨热血!

更是恨那朝廷派来的援将,出于妒忌惧怕而不肯出兵,待郑诩城破身死之后才姗姗来援,其中卑鄙龌龊处想来便令人发指!

他少年心性,对英雄敬仰得紧,数次在父亲的沙盘上推演郑诩与契丹的大小作战几百场,对其在兵法上的神乎其技可谓顶礼膜拜。

他没想到的是,十几年后,自己也亲率大军守卫汴州。

瞭望长空,他常常在想象中与这位伟大将领心交神会,可以说此番征战,他是带着敬意膜拜和承继之情的。

灵府见他久久出神,似是心绪起伏,不便打断,便静静陪在一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