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93章 去往新地方(1 / 2)

加入书签

第593章到处都是沙

小丫头这样的叫喊自然是引起了歧义,正撅着屁股在那里看蚂蚁的小鱼儿一个激灵站了起来,心里面满是疑惑:

“我什么时候被蕊蕊姐姐给抓住了呢?”

萌萌同样很懵,他转头看着小鱼儿,再看了看往这边跑的蕊蕊,咋也想不明白蕊蕊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直到小丫头把自己的瓶子放到他们两个的面前,小鱼儿和萌萌这才明白,原来这丫头说的抓到了小鱼儿,是小鱼。

一场误会解除,三个小家伙立刻就开始围绕这个小鱼讨论了起来。

小吃货小鱼儿甚至蹦出了一个字“炸”,也是把小丫头吓得不轻。

心道:

“你这小毛孩,人不大,懂的的烹饪手段还不少呢,不过今天这个小鱼儿,你是炸不了也炖不了。”

确实,蕊蕊可是要把这稻花鱼拿回家养着呢,而且姜易都已经答应了她要给她做一个专门养鱼的小池塘呢。

小家伙们在地头玩得办亦乐乎,还给每条小鱼都起了名字。

而姜易则是也顺利加入了帮忙大军,就连先前去跟跟他们一起翻水田的牛也给留了下来。

姜易现在已经是农耕能手,所以操控这种土制的耕犁那是手到擒来。

三个人一起努力,那效果肯定是要好过萌萌爸爸一个人去尝试的。

所以,这片地也在三家齐心合力的劳作下成功完成。

再在这里隔上一夜,他们就要去往新的地方了,而在此之前,小丫头特地把自己抓到的小鱼交给了姜易,让他带着它回家。

这个事情,姜易自然是接下了,他把事情交给了节目组,然后就开始给爸爸和萌娃们做晚饭。

这是他们在瑶水天坑的最后一顿晚饭。

所以,村里面的男女老少,都是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给摆在了这里,供姜易制作晚饭。

姜易也不是那种贪得无厌的人,并没有取用太多的食材,而是本着节约粮食的原则,选了一些足够晚上吃的食材,然后还是自己做!

这一下其他的爸爸们也是再次化身帮厨围到了姜易的身边。

很快,一顿丰盛但是略显小气的饭菜就上了桌。

看着那些菜肴,小家伙们率先进入了摄取实物的状态。

这一次,姜易也没有过分的计较规矩,毕竟这些小家伙们白天的时候活动量太大,现在饿也是很正常的。

等大家都吃饱喝足,就再次回到了山洞当中,准备休息。

对于今晚的休息,姜易也是蛮期待的,因为他找好了一个教材来给小丫头编新的睡前故事。

这个睡前故事就是教小丫头她要珍惜粮食的。

白天,小丫头也在地里面努力干了农活,对那种劳累也有了亲身体会。

姜易也是想起了自己那个世界的一首古诗,准备教给小丫头。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姜易讲着白天的事情,顺便把这首朗朗上口引人深思的诗歌教给了蕊蕊。

小丫头对这首古诗,自然是有很多地方不太懂的,所以就直接化身问题大王,开始向姜易询问这其中的意思。

姜易自然早有准备,很快就开始跟蕊蕊解释起了这个诗的意思。

听了几遍,小丫头也是对这首诗有了新的理解,并且表示自己以后绝对不会浪费粮食。

理论结合实践,确实是非常的有效果,如果姜易在小丫头没有体会劳动辛苦的时候,就跟她叭叭的讲一些节约粮食的话,那这小家伙可能真的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接受这种教育。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她上午刚刚体会了田地里劳动的难受劲儿,看到了爸爸和那些伯伯们在哪里很吃力的翻地播种,自然就增加了她的切身体会,这样的教导自然能够效果翻倍。

姜易看到小丫头懂事儿的样子,也很开心,又补了一个童话故事哄着她入睡。

第二天早晨的时候,大家在天坑广场那边集合,节目组也正式发布了下一个将要录制的地点。

下一个地方将在华国西北的沙城银州的一个小镇上。

姜易一听是这个地方,也是忍不住开心起来,银州可是他一直很想去的地方,那里有母亲河最美河段。

素有沙海共长河一色的说法。

这个地方,也被华国人誉为华国旅行必去的十大景点之一。

选择在这里,那就意味这,节目组终于良心发现,觉得第二期录制太辛苦要给他们找一个好一点儿的地方让他们好好的享受一下。

从正常的角度来推测,得出这个结论是正常的。

但是节目组怎么会那么容易让各位爸爸们猜透心思呢,先期去那边打前站的工作人员已经到了,看到那个小村落之后,他们只能是对爸爸团表示担忧。

因为这个小村,虽然环境不错,但是实在是太偏僻了,几乎是完全自给自足,跟天坑有很大的相似处。

它处在一条汇聚到母亲河之中的支流上。

但是这条支流本就水小,前些年还因为气候和环境问题屡屡断流,今年还好一些,虽然是春季枯水期,好歹没有断流。

不过那小孩子都能蹦过去的河道,也是让它显得非常迷你。

这个村子名叫清水村,就是因为流经村子的这条河流是母亲河流域少有的几条清水支流。

不过,这里原来可是没有村子的,甚至可以说,这个村子非常的年轻,它成为村聚落的时间,还不到二十年。

这里之所以有着这么一个清水村,也是因为环境使然。

当年,母亲河中段的环境日益恶劣,数道支流渐渐有消失的趋势,所以地方和国家就共同发起了治沙保河的运动。

很多治沙的志愿者和带队领导就以此为驻扎地,十几年如一日的勤恳治沙,植树造林,渐渐的,这里就形成了一个村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