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8章 给新朝找个吉祥物,真正与长安汉庭抗礼!(1 / 2)

加入书签

“咦?”

二人闲聊片刻,刘辨皱了皱眉,试探性问:“奉孝,你来寻孤,所谓何事啊?”

郭嘉这才猛然想起:“幸亏殿下提醒,否则嘉险些耽误了正事。”

刘辨坐正,摆手示意道:“有何事,直言即可。”

郭嘉停顿片刻:“殿下,据嘉了解,新皇登基需要以三公奏,拉开登基大典的序幕,在得到答复‘可’后,登基大典正式开始。”

“可是......”

郭嘉细眉微蹙,轻声道:“殿下似乎没打算设三公位。”

刘辨蹙眉:“这......”

与此同时,他心中暗问:“老师,必须要设三公吗?”

军师联盟解释道:“按照正常的登基流程,自然是要以三公奏《尚书·顾命》拉开新皇即位的序幕,但如今情况特殊,自然按照特殊情况处理。”

“况且。”

军师联盟强调道:“负责礼仪的史子眇都没有说这一点,摆明了无关紧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辩爷不是新皇即位,而是正位回宫。”

嘶—!

刘辨倒抽一口凉气:“那郭嘉这是何意?”

军师联盟回答:“郭嘉既然提到了此事,肯定有他的用意,辩爷试探一下即可。”

刘辨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旋即。

他目光落在郭嘉身上,好奇询问:“孤的确没打算设三公位,至于登基大典如何,孤全权交给史子眇负责了,奉孝提及此事,莫非意有所指吗?”

“殿下。”

郭嘉神色淡然,一揖作礼:“三公不仅仅是官职,更是一种象征,如果咱们南阳汉庭没有三公,其势必落于长安汉庭下风,恐为董卓耻笑。”

刘辨自然明白三公的象征意义:“奉孝此言在理,不过,如今登基在即,孤又从何处寻个有分量的三公出来?”

言至于此,郭嘉绽出一抹会心的笑容:“殿下,说来还真是巧了,就在今日,弘农杨氏的杨彪,出现在了咱们南阳。”

当初,董卓决定迁都时,杨彪、黄琬极力劝阻,惹怒了董卓,因此被罢免了官职,便再没了音讯,不曾想竟忽然出现在了南阳。

刘辨眼神放光:“弘农杨氏,杨彪?”

郭嘉肯定地点点头:“没错,正是此人。”

值得一提的是。

汉末时期不止袁家一个四世三公,还有一个四世三公,便是号称关西孔子的弘农杨氏。2

弘农杨氏的传承,应该从其先祖赤泉侯杨喜开始。

想当年,刘邦曾下悬赏,能得项羽之首级者,赏千金,封万户侯。2

于是,在项羽倒下的那一刻,他的首级便成了香饽饽。

汉军将士如恶狼一般疯抢。

而最终......

郎中骑王翳(yì),获得项羽头颅。

其尸身则被分成了四块,分别由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抢得。3

刘邦遵照承诺,将五人尽皆封侯,五分封地。2

杨喜则以赤泉侯,成为弘农杨氏之祖。

当然,杨喜虽是杨氏家族得奠基人,但真正让杨氏扬名天下的,乃是其曾孙,汉昭帝时丞相杨敞。

而杨敞还有另一个显赫的身份,乃是史学大家司马迁的女婿。

司马迁家族世为太史,诗书传家,能够与司马家结亲,足以证明弘农杨氏,已经实现了由武人,向簪缨世家的转变。

而其家族传至东汉。

弘农杨氏在杨震手上复兴。

杨震年少好学,博览群书,乃是远近闻名的大学者。

其时,儒生将其当作偶像,送给他一个响亮的称号:

关西孔子!

当然!

杨震最出名的,绝非是其儒学,而是留下了“四知”的美谈。1

当年,他在就任太守的路上,途径昌邑县,县令王密乃是其在荆州刺史任上察举的茂才。

王密有心报恩,于是深夜拜访,以黄金十斤赠与杨震。

然而,杨震勃然大怒,坚决不收:“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王密却还坚持:“暮夜,无知者。”

杨震正色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王密羞愧而去。

《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弘农杨氏“四世三公”的簪缨冠盖之旅,自此开启。

其子杨秉继父“四知”之后,又留下一句名言:

“我由三不惑:酒、色、财也。”

杨秉之子杨赐,更是在汉灵帝时期,将司空、司徒、太尉之位,轮番坐了个遍。

而其子杨彪,在罢黜之前,更是为司徒,同样是三公。

不过......

其虽是四世三公,但与袁家的阴谋野心不同,弘农杨氏开创的,乃是高洁正直的家风。

纵观汉家历史,即便它再昏聩,再腐朽,对杨氏再绝情,弘农杨氏始终没有放弃过汉家江山,杨氏族人对汉室朝廷,始终都是忠贞不二。2

“你的意思是......”

此前,通过历史学家的讲解,刘辨对于汉末世族有个浅显的认知。

尤其对于郭嘉提到的弘农杨氏,更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印象。

“殿下。”

郭嘉揖了一揖,郑重道:“如今咱们南阳汉庭,可以拜杨彪为三公,那么至少在气势上,完全不输于长安的汉庭。”

“更为重要的是,杨彪在天下士人心中,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咱们南阳汉庭有他当三公的话,对于士子将更具有吸引力。”

刘辨微蹙着细眉。

表面上,他已经陷入沉思,但实际上,却在跟军师联盟沟通:“老师,郭嘉说得还挺有道理的,咱们是否考虑,要把杨彪拉进朝廷?”

“可如果把他拉进朝廷的话,这么大的世族,最终会不会成为像是汝南袁氏一样的害虫,毕竟三公可是有征辟权的。”

“当然!”

刘辨有自己的顾虑:“最为重要的是,一旦弘农杨氏出现在南阳汉庭,必然会成为百官之首,他若是结党营私,这可就不太好办了。”

虽然,刘辨穿越至此,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但他经历的事情,却是非常的坎坷,更加明白世家豪族的恐怖,对此颇有忌惮。

即便弘农杨氏的声望再好,但其权力、声望摆在那里,很难不保证他会发展成为像是袁隗那样的阴谋者。

当然!

这一切全都只是刘辨自己的臆测而已。

但对于军师联盟而言,这根本就不是问题:“辩爷能够这么想,专家还挺欣慰的,毕竟思考问题的层次不一样了,这是很大的进步。”

“不过......”

军师联盟一个神转折道:“纵观弘农杨氏在汉一朝,始终没有出现过辩爷的那种情况,所以这一点,暂时不必担心。”

“至于弘农杨氏以后会不会成为袁家那样的阴谋者,联盟里的专家表示,他压根没有这个机会,辩爷登基以后,可以把三公的辟除权废掉,或者加点限制条件。”

“三公若是没有了辟除权,在士人中的影响力,必然大幅度降低,对于辩爷的南阳汉庭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杨彪就成为吉祥物、代言人了。”

嘶—!

刘辨恍然大悟,猛吸一口凉气:“听专家的意思,可以把杨彪吸纳进来,当咱们南阳汉庭的吉祥物?”

军师联盟极其肯定地道:“换成别人不行,但是杨彪的话,完全没有问题,毕竟弘农杨氏的门风,对于皇权是忠贞不二的。”

“殿下!”

“殿下?”

此刻,郭嘉见刘辨长久的沉默,不由心急,试着呼喊。

刘辨听到声音,这才怔回神来:“奉孝啊,此事你与史子眇商议过了吗?”

郭嘉一揖:“属下岂敢擅自做主,殿下若是同意,再与史子眇商议不迟。”

对于郭嘉的回答,刘辨非常满意,他缓缓点头,旋即招呼道:“来人。”

吱呀—!

从朱彤推门而入,欠身拱手:“殿下。”

刘辨直言道:“速速唤史子眇过来,孤有要事相商。”

朱彤拱手:“喏。”

旋即。

躬身退出大殿。

不多时,史子眇赶来正殿,趋步上前:“微臣史子眇,参见殿下。”

刘辨大手一挥:“起来吧。”

史子眇颔首:“谢殿下。”

刘辨摆手示意其一旁落座,旋即开门见山:“史太常,孤今日唤你前来,乃是有事相商。”

史子眇欠身拱手:“殿下旦言无妨。”

“是这样的。”

当下,刘辨便把杨彪的事情,和盘托出,询问道:“不知史太常以为如何?如今流程是否已定,可能增加否?”

距离登基称帝,仅仅只剩下两天而已。

在这种时候,史子眇特定的登基流程,肯定是已经准备好的,如果不征求意见,随意修改流程,只怕会比较难办。

不过......

史子眇却是眼神骤亮,欣喜若狂:“殿下,若能有三公授玺,自然再好不过。”

刘辨微蹙着眉:“哦?不影响咱们的流程吗?”

史子眇摇头:“其实,这个过程是必须的,在下只是想让唐瑁代劳而已,若是有真正的三公在,自然更加合乎礼仪。”

登基大典的两个重要流程,分别是读策文与授玺礼。

尤其是授玺礼,更是皇权正统的象征。

南阳汉庭何以能与长安汉庭抗衡?

最关键的,不正是有象征正统的传国玉玺吗?

也因此!

史子眇可以省去别的流程,但是绝对不会省去授玺礼。

《续汉书·礼仪志》中记载:“读策毕,以传国玉玺绶东面跪受皇太子,即皇帝位。”

刘辨暗松口气:“只要不影响流程即可。”

“奉孝。”

“在。”

旋即,刘辨转向郭嘉:“剩下的事情,便交给你来办了。”

郭嘉揖了一揖:“殿下放心,交给在下便是。”

待二人出了正殿,直播间网友立刻沸腾起来:

“卧槽!这是要直播登基称帝的节奏,可不是电视上演的。”

“说真的,我都已经热血沸腾起来了。”

“杨彪授传国玉玺给辩爷,牛逼plus!”

“没错!辩爷南阳汉庭最关键的,就是传国玉玺,自然要正规一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