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0609 三人成虎(2 / 2)

加入书签

一个简单的问题——大齐朝自立国以来,消灭戎羌最多的将领是谁?

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争议,就是戴鸾翔本人!

也就是说戴鸾翔手上沾满了戎羌的鲜血,乃是戎羌诸部落最大的仇敌,他要都是戎羌的奸细了,那恐怕满朝文武,甚至是当今皇帝本人,都应该是戎羌的奸细无疑了……

因此面对皇帝的指控,萧文明可以信心十足地替戴鸾翔辩白:“皇上,这纯属子虚乌有。戴元帅要是奸细、叛徒,那这满朝文武恐怕剩不下几个好人了……”

萧文明自以为自己的话说得斩钉截铁,就算没有真凭实据,但是也多少能有些说服力了。

然而皇帝却并不以为然:“萧文明,你先别急着说,你先看看这些!”???.biQuPai.coM

说着,皇帝站起身来,特意走到了勤政殿的一旁,伸手一指一堆堆在角落里的文书,又对萧文明说道:“你看看,这些都是弹劾戴鸾翔的奏章。若是只有一份两份,或可说其冤枉,可是这么多奏章,汗牛充栋、连篇累牍,难不成都是冤枉戴鸾翔的吗?”

见到了这些小山似的奏章,萧文明依稀想起了前几天同卫玉章的对话。

那时候,卫玉章也曾说过,近来弹劾戴鸾翔的奏章如同雪花一般,全都靠皇帝和卫玉章压着,才能保证前线战事的正常进行。

可是眼下看来,皇帝似乎不愿意再站在戴鸾翔的一边了,那么这些奏章,将会发挥无穷的威力,将戴鸾翔彻底压倒。

可是萧文明却知道:有理不在声高,并不是说的人多了,子虚乌有的事情便也成了真。

否则,这世上也就没有“三人成虎”这个成语了。

于是萧文明斗胆上前走了几步,随手翻开两页奏章,看了一看,见其中提到的内容了无新意,也不过是是戴鸾翔里通外国、勾结戎羌的罪行,可实际上确实一点实际的证据都没有,全都是些捕风捉影、风闻言事的词句。

这些指控,在萧文明看来完全没有任何的攻击力,让他可以拍着胸脯保证:“皇上这都是些狂犬乱吠,既荒诞不经,又查无实据。也就是现在战事紧张,把他们当做一堆臭屁,放了也就算了,否则要是朝廷有空,非得一一倒查,追究这些污蔑好人的家伙的责任!”

“怕是没有那么简单吧?”皇帝说道,“如果真的全都是谎话的话,那怎么又同洛阳城下的战事逐一呼应了呢?这几份奏章里说的明白,戴鸾翔便是可赢的仗不赢,不但纵容戎羌荼毒百姓,并且还在养寇自重,有图谋不轨之嫌!朕若是不能将其锁拿,不久之后便会酿成大祸!”

所以说,到头来萧文明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搞到最后就是戴鸾翔这仗打得不干脆,或者说是为了蒙蔽戎羌,连带着把皇帝也给捉弄了,让除了戴鸾翔本人和寥寥数人之外,无人可以了解这位大元帅的真实意图。

那么他受到不明真相,或者是有意陷害者的冤枉,也就不奇怪了……

按理说,战场上的战略目的和战术决策,是最为要紧的战略机密,但是眼下都到了生死关头——还不光是戴鸾翔的生死关头,甚至是整个朝廷命运的生死关头,再怎么遵守秘密也没有了任何意义。

因此萧文明赶忙将戴鸾翔准备让戎羌攻打洛阳城墙,并且趁战事焦灼的时机,一举歼灭戎羌主力的总体意图,一五一十地向皇帝和相国卫玉章陈述了一遍。

其中有些关键的节点,他还反复强调,耐心解说,就是要让这两位站在大齐朝权力最顶端的人物,了解戴鸾翔的心思到底是怎样的。

这一番话可谓是说来话长,萧文明前后说了有小半个时辰,说得他口干舌燥。

然而萧文明这样详细的解说,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甚至反而让皇帝更加恼怒和怨恨了。

“戴元祥这点小聪明,朕怎么会不知道?之前两次召见他,也曾在朕面前说过这件事,你萧文明不也在旁边听着吗?朕当时就说了,只要能够驱逐戎羌,保住朝廷的元气,便是大功一件,根本就用不着他多此一举、画蛇添足!反倒是他反反复复违抗朕的旨意,倒是不知意欲何为!着实令人生疑!”

听到这里萧文明总是弄明白了。

皇帝和戴鸾翔之间在战略决策上的确是有矛盾的,但这个矛盾说到底,不过是对某样事物具体看法的争议而已,犯不着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实际上,真正的矛盾却是对于权力的争议,皇帝要你这么干,你偏偏不那么干,这不就是在挑战最高皇权吗?

并且还不是在小事上挑战,而是在关乎国家命运的军国大事上进行挑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