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0784 圣旨?就是一张草纸!(1 / 2)

加入书签

别的先不去说他,光是踏上莱州地界的那一刻,杨妙真脚下的土路,便同之前走过的那一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虽然还是黄土垫道,但是一条路修得既笔直又宽敞,路面上也没有坑坑洼洼的地方,显然是经过了系统的整修。

通过这条道路,赶着马车的、推着独轮车的,还有挑担步行人络绎不绝,都运送了沉甸甸的货物,不知要送到哪里去……

而在道路两旁,蜡黄色的田地里,正有人收获着最后几茬麦子。

虽然今年山东的年景不是很好,粮食歉收达到四分之一,但是并未到颗粒无收的地步,只要朝廷轻徭薄赋,填饱肚子还是不成问题的。

杨妙真知道,莱州这一代虽然说是被朝廷所收复了,但是真正的掌控者还是萧文明个人,而他绝不是那种横征暴敛的人,在他的治下绝对不会涸泽而渔,莱州百姓的好日子总算是到了!

而他们脸上的笑容也印证了杨妙真的推断。

萧文明见杨妙真看着这些农民出了神,便也不失时机地说道:“这些人里有不少就是原来黑旗军的兄弟,现在回家务农不容易,所以我自作主张,今年就不交税了,也不用他们服徭役,更不会让他们上战场。朝廷那边要是问起来,我自然会驳了他们的意见。要是问得狠了,大不了我自己出钱,替他们把税交了也就罢了。”

其实莱州这边能有这样的场面,萧文明当然要占很大一部分功劳,但是更大的功劳却是属于董婉青和戴建平二人的。

他们早就奉了萧文明的命令,来到山东半岛,帮着戴松整顿这里的政务。

这两个人都是内政方面的行家里手,知道这里的百姓商业意识不强,主要还是靠种地谋生,而解甲归田的黑旗军的将士也越聚越多。

于是便由董婉青主导、戴建平执行,再争取到了戴松的支持,先从江南道自己家里掏银子出来,将那些黑旗军的散兵游勇,全都雇佣起来,免得他们惹是生非,并且以工代赈,组织他们新修水利、开辟道路,先把基础建设做起来。

山东到这两年旱灾不断,但其实这里并不缺水,每逢夏秋交替之时,总要刮几次台风,又怎么可能缺水?不过就是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宝贵的水资源都流到不该流的地方,反而成了灾害而已。

而经过了这样一番整治,不过就是疏通了几条大河,挖掘了几条沟渠之后,山东半岛的水利工程便大有起色,也多亏了这些工程的顺利推进,今年的粮食产量才能保持住丰年的百分之八十,否则恐怕连一半都悬。

杨妙真一路而来,亲眼目睹了变化,还听了介绍,诚然是感慨万千:“我也曾经占领过莱州府,怎么就没想到过像萧兄弟一样将这里整顿建设一番呢?光顾着招兵买马、打家劫舍了,说来真是惭愧……”

萧文明立刻谦逊道:“造福一方,这是最基本的认识,杨姐姐又怎么会想不到呢?只是你我的立场和形式不同,我好歹还有江南作为后盾,自然可以给莱州的百姓多一些好处。可杨姐姐却要时刻面临生存危机,一不小心便会被剿灭,哪有功夫下这几步闲棋?”

其实杨妙真还真有下闲棋的想法。

只不过等到他思维成熟的时候,他的哥哥杨安平已经病入膏肓,皇帝梦正做得紧,只想着调用一切的力量成就大业,甚至连白炎教这样的邪教,以及武林败类都肯结交,还哪还有心思造福百姓呢?

话已至此,杨妙真对于萧文明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亦是铁了心,要跟着萧文明做出一番大的事业。

有董婉青和戴建平整理内政,又有戴松和杨妙真主持军务,萧文明在山东以及江北地区的势力扩展极快,不但已经将各种反对的势力彻底驱逐出去,并且山东这里的经济和民生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甚至开始反哺萧文明的军事行动了。

萧文明的阵仗搞得这么大,自然瞒不过别人,朝廷每隔十天半个月,就会颁下旨意来询问前方的情况。

对于这些旨意,萧文明当然是采取敷衍的态度。

一方面说已经取得了战果,一方面则说战果还不明显,远没有到发起决定性行动的时候。

但是萧文明的这一套说辞,瞒得了一时,却瞒不了多久。

谁不知道萧文明是个急性子?打仗的时候毫不犹豫——凑满六七成的胜率,就会发起进攻,根本不像是在山东拖拖拉拉的人,肯定是有他没有的计划和打算???..Com

于是朝廷派出的探子和使者,向金陵传去了接近于真相的讯息,说山东这里已经颇成气候,萧文明的兵力也越来越强,甚至还有外援,绝对到了可以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时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