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9章 叛徒,还神气个啥!(2 / 2)

加入书签

“官人,你是不是很难受?”

孔莹头枕在孟青云肩膀,略带歉意道,“若是实在难受,就把倩儿收了!”

倩儿是孔莹陪嫁来的丫鬟,今年十六,长得还算过得去。

古代婆娘就是疼人,主动给老公介绍小三,这要是换做后世??????你想都别想。

“胡扯啥呢?早点睡,明天要早朝,得早起!”

女人心,海底针。

她说的话你得选择着听,要是你连这话也信??????你死不死啊!

还别说,孔莹这么一说,孟青云还真有点难受了。

嗯??????睡吧,睡着就不难受了。

早朝一如既往进行。

孟青云也一如既往做鹌鹑。

人贩子案后,他没有再上奏折,早朝也是例行公事。

当然,文德殿说书,还得和皇帝谈古论今,恰巧说到和亲上,孟青云也说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和亲得不到真正的和平。

就拿辉国来说,虽有“和亲协议”,但他们仍然频繁寇侵,抢夺边关百姓财物,大宇不得不增加戍边军队,以防御辉军。

而辉国方面,只不过是缓和、减轻侵扰的程度而已。

他们入侵大宇的想法,一点都没有改变。

而且一味用和亲迁就,反而会助长辉国有恃无恐的嚣张气焰。

诱发敌人更强烈的欲望,强化了临边国家以武力相威胁的信念。

去年毅国在边关陈兵就是例子。

盛桢没有说话,但内心又坚定了一分。

轮到枢密院奏事,鲁子骞出班奏曰:“滑州急报,今有滑州鹰嘴山匪众肆虐,匪首王瑾伦、冯布、金柏,累造大恶,攻打城池,杀官夺仓,聚集凶徒恶匪,劫掠周边百姓??????滑州出兵剿匪数次,均无功而返??????此贼已成大患,若不及早剿灭,他日养成大势,必定成为朝廷附骨之疽,伏乞陛下圣断!”

这事按照朝廷的一贯做法,就是招安。

很简单。

若是小打小闹的土匪,州府早派兵剿灭了。

然后故意扩大事实,向朝廷要封赏。

他们不会放过功劳的。

到上表求剿匪的程度,肯定是实力强大的匪徒。

这样的匪徒已成气候,朝廷剿灭得费很大劲。

消耗无数钱粮不说,若是朝廷军队败了,岂不助长贼人气焰。

这种情况下,招安便是最省力气的办法。

不战而屈人之兵。

盛桢也见怪不怪了。

这样的事处理过好多次,朝议后都是招安。

“鹰嘴山匪首王瑾伦,这名字起的还算有文气,谁知却是个贼寇!”

鲁子骞听盛桢这么说,忙解释道:“陛下,这三个贼首都来头不小。匪首王瑾伦有功名在身,是个秀才;二贼冯布曾是富商,挥金如土,堆金积玉;三贼金柏曾经是县衙捕头。他们合在一起,便是珠联璧合,把山寨经营成一块铁板,滑州围剿数次都无功而返!”

原来如此!

“诸卿如何看?”

还能怎么看,招安呗!

“陛下,老臣以为此等贼寇皆山间亡命之徒,皆犯重罪,无路可走,遂啸聚山林,行不法之事。若起兵征讨,花费钱粮无算,贼寇还会做困兽,拼死抵挡,如此还会损伤我朝军队,深为不便。以老臣愚意,陛下降一丹诏,好言招抚,招安来降,此公私两便,乃是良策!”

碰到这种事,范贤总会抢先出班。

说实话,从某些角度讲,招安真算良策。

“臣附议!”

“臣附议!”

“老臣附议!”

??????

盛桢道:“既如此,朕亲书丹诏,哪位爱卿愿意前去,招抚鹰嘴山王瑾伦等归顺?”

“臣,有事启奏!”

孟青云出班。

不要脸!

刚刚升官,这就又要抢功。

好多官员懊悔出班晚了时,却听孟青云道:“臣,反对招安!”

啥?

反对招安?

陛下都同意了,你敢反对?

等着挨训吧!

盛桢却和颜悦色道:“孟卿,这是为何?”

孟青云没有回答盛桢的问题,而是直接问百官道:“下官斗胆问诸位大人一个问题,鹰嘴山匪众啸聚山林,打家劫舍,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肯定是生活所迫,衣食无靠,不打家劫舍,只能等死!”

“对啊!若是衣食无忧,谁愿冒着杀头的罪名去造反!”

??????

百官议论纷纷,对孟青云的问题更是不屑。

良久,孟青云道:“匪首王瑾伦有功名在身,秀才身份,再不济还能饿肚子?从贼冯布是富商,既是富商,还能衣食无靠?从贼金柏曾是县衙捕头,诸位都应该知道,捕头私底下的收入不少,他能被生活所迫?”

孟青云这么一说,大伙豁然开朗。

好像是这么一回事。

这三人不是活不下去了,相反小日子还过得不错!

可,这与招安不抵触啊!

范贤不高兴。

孟青云反对招安就是与他唱反调。

他反问道:“孟翰林,你说鹰嘴山贼寇为何要造反?”

“他们是奔着招安,才造反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孟青云的这话,顿时把众臣都听懵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